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以物理服人 > 3040(第17页)

3040(第17页)

看着陶公公离去的背影,孝治帝这才满意地重新拾起折子翻阅,心态也恢复如常。

名声是一把双刃剑,慕容世家以之为剑,焉知不会伤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待慕容世家声名狼藉,便也不会再为之所患。

远在镇上的萧衍和萧宸,尤其是萧衍,近日被人议论颇多,不过他这人好友没几个,也就穆峰时常会上门小聚,大多深居浅出,故而旁人说道,也议论不到他面前来。

可即便再深居浅出,也是要去书院,听到的异样之话,难免也有一些入了耳。

萧衍对慕容世家不甚了解,但也能从旁人推崇备至的言语中,得知慕容世家于文人中颇享盛名。

若是之前,他还没有什么感想,可当慕容世家澄清的举动传来时,他便已然明白,慕容世家看来并非表面那般风光霁月,甚至不知因为什么有些急躁,因此走错了路,否则不会愚蠢地出此一招。

名声这种东西,只要利用得好,人人都能使用,并不是个人专属。慕容世家妄图用舆论风向误导民众,那么别人也能用舆论来反击。

慕容世家之所以能在文人心中不可动摇,正是因为慕容世家出了六个状元,乃至三位权臣。

在当代民众心中,能够证明自身才学,往往只有科举,而慕容世家能够出了六位状元郎,这也能说明他们才学过人。

慕容世家以此声名大噪,确实失了本心,不去静心钻研学问,竟急功近利,选了旁门左道。

他们坐在神坛上太久,一旦声名有污,必然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所以说,萧衍才觉得慕容世家这招有点过于愚蠢,也不足畏惧。

萧衍这边能想到,萧宸自然也能想到。故而在穆峰和书院诸位夫子,以及亲朋好友生怕他们被影响,过来安慰劝解时,却见他们有如老僧入定,淡然无比,一点儿都没有被影响的意思。

众人欣慰于他们内心坚毅,不为外界所动的同时,也感到有些惊讶,随后又有些了然。

是了,若是怕了他人口舌,不若尽早归隐山林避世,毕竟有人的地方,必然会有纷争,既然选择入仕,早晚会有这么一天,不过是提前遭遇罢了。

往后这般因利益权势所带来的事端,还会更多,这次仅仅只是他人口舌,还算事小,总比要了性命要好。

正如萧衍所猜测,慕容世家出此这招,其他世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利益相交与妄图攀附之人,则选择随之附和,更多的还是选择观望慕容世家与皇权的斗法,也有的乐得看慕容世家吃瘪。

因为慕容世家中立已久,觑觎者无数,慕容世家得以扬名,又能在历代夺嫡之争中存活下来,正是因为他们从不站队。

一旦沾染任何势力,那么中立也不成立,最终要么有从龙之功,要么沦为夺嫡之下的灰烬。

是以,慕容世家繁盛太久,牢牢占据南方文人势力,太多人迫不及待看慕容世家就此倒下,想要从中分杯羹。

而慕容世家明晃晃地将皇室的脸皮踩在脚下,成为慕容氏的踏脚石,这是不论孝治帝还是太后、皇后都不能忍的事情。

这是蔑视皇权,只要身为皇室中人,没有人愿意看到有世家在他们头上为所欲为,甚至还有妄图操控皇权之嫌。

当孝治帝对慕容世家出手时,太后和皇后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几乎是一夜之间,慕容世家上到家主,下到丫鬟小厮,各种阴私丑闻,流传在大街小巷,说书先生与稚童们的童谣中。

比如现任慕容家主表面上立爱妻人设,还曾以终身不娶妾,被世人称之为最是痴情郎,可背地里却偷偷养了好几房外室,甚至连弟媳身边的丫鬟都未曾放过,更是霸占良田,放印子钱等。

还有慕容羽的长兄,竟然同他爹的妾室暗通曲款,简直是有违伦理纲常!不但如此,他还男女通吃,最爱强迫稚童,简直丧心病狂!

再比如慕容世家门难进,想要拜访还要给门掼塞银子给好处,才会给你帮忙通报,往往更多的还是拿了银子却仍然不能见到,而那些权贵世族不用通报也能被迎入。还把前人所作的话改了改,戏称——宰相门前七品官,慕容屋前鹰犬吠。

自古恒之,八卦最容易流传得更广,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世人对权贵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若说皇权不公,确实能让人愤怒,可科举之事跟普通老百姓无关,感同身受的唯有读书人。

历代读书人可不好惹,一旦惹怒了读书人,他们会笔诛墨伐。作为唯一流通信息的书籍文章,可不就给出一种‘好像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说法,使其一家独大,无人敢惹。

可如今情况不一样,慕容世家的丑闻一出,这就关系到底层人的利益。不论是印子钱,还是仗势欺人,危害到的都是他们这些底层人,故而底下的老百姓也愤怒了。

老百姓可不比读书人,他们不识字,但是他们有嘴啊!于是各种嘲讽抨击的童谣四起,偷偷朝慕容府门上泼粪的,拒绝给慕容世家做活计的,稍微不理智的还会指着他们鼻子痛骂。

底层人虽然无权无势,但胜在他们人多势众,防得了一两个,却难以防得住一群人,就连府中的下人经此事后,短期雇佣的则寻摸各种理由推辞,签死契的则偷偷朝饭菜里吐口水。

压死慕容世家最后一根稻草的还是那位家主夫人,竟是闹起了休夫,还是以婚前慕容家主曾起誓过,若是不忠不洁,妻可休之的名义,将慕容家主休弃。

要知晓,慕容家主夫人可是先贤遗孤,于文人地位上比慕容氏还要高,慕容家主与其说是娶她,不如说是巩固文人地位。

如此一来,这也能表明传言为真,慕容家主竟是这般之人,那么其他的传言也很有可能为真!

一时间,慕容世家如同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臭不可闻。

原先对朝廷的质疑,也纷纷改了口,说孝治帝眼光毒辣,没有被小人所蒙蔽,为大智也,好似之前抨击朝廷的人不是他们一般,相当的见风使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