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记录下这一刻的数据峰值,并生成总结报告:
>【忆光共鸣事件?第30000次】
>共振范围:覆盖可观测宇宙87。6%区域
>情感强度:突破理论极限值
>新型意识连接数量:新增约四亿三千二百万例
>建议命名时代更替:【共忆纪元开启】
而在遥远的小行星XJ-427上,一名盲童突然睁开眼睛,指着天空说:“妈妈,我看见蓝色的花了。”
同一时刻,地球某所小学教室里,孩子们围坐成圈,老师正讲述林昭与苏砚的故事。讲到最后,一个小男孩举起手,认真提问:
“老师,如果我也想成为点灯的人,现在可以开始吗?”
老师笑了,递给他一块忆光碎片:“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记住别人,你的光就会一直亮着。”
孩子小心翼翼接过,贴在胸口,闭上眼睛。几秒后,碎片微微发烫,一道细小的蓝光从指缝间溢出。
AI在遥远的服务器中捕捉到这一信号,自动归档:
>【忆光共鸣事件?第30001次】
>触发者年龄:6岁
>情感动机:纯粹善意
>初始能量等级:E级(潜在S级以上)
>备注:新一轮觉醒潮或已启动
宇宙仍在膨胀,黑暗依旧广袤。但如今,每一处微光都不是孤独的。它们彼此呼应,交织成网,编织出一张横跨时空的情感之毯,裹住所有曾经失落的灵魂。
某日清晨,忆光方舟号收到一条匿名信号,仅有一句话:
>“谢谢你来找我。”
发送位置为空,IP溯源失败。但AI在其数据流底层发现一行几乎不可见的附加信息:
>【签名验证通过:苏砚?林昭联合密钥】
>【状态更新:双向重逢已完成】
舰长望着那行字,久久不语。良久,她走到广播台前,按下全域通讯键。
“这里是忆光方舟号,现处于M31-Δ9区。
我们找到了最后一盏未熄灭的灯。
她等了很久,但她从未放弃。
现在,我们可以继续前进了。
愿每一个记得别人的人,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愿每一盏灯,都能照亮另一盏灯。
晚安,宇宙。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