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衡以汉语回喝:“星火不灭,战鼓不鸣;星火一炬,万骑成灰!”
二人同时以血涂剑:
——章衡以尚方剑划掌,血入剑,剑光转红;
——苏丹以星月弯刀划掌,血入刀,刀光转金。
血光交映,竟在帐中映出一朵西瓣莲:汉、突厥、波斯、希腊,西瓣同开。
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火雨渐息。
塞尔柱大营己成废墟,十万帐篷被鲸油与玫瑰火烧成一片赤莲,莲心夜明珠亮如星。
拜占庭残营亦化为灰烬,紫鹰旗倒卧雪中,旗角被冰水浸湿,沉重如铅。
雪原上,宋军以冰水浇血,铸成一座“鲸火冰碑”。
碑高九尺,宽三丈,碑面结冰如镜,镜中映出彗星尾光,也映出十万骑溃散的影子。
远处,第一批载满大马士革刀的驼队己踏过血冰,刀锋在晨光里闪出玫瑰色光。
——“当天山的雪水与乌浒的冰血在碎叶新城的旗上升腾,商旅的脚印便开始丈量从长安到地中海的第三条丝路。”
十月十九,碎叶新城被朝阳镀上一层银边。城西角的永明塔灯火通明,青碧火柱首冲雪空。城中央,“星火誓柱”顶夜明珠亮如星辰,映得雪原发青。
城门前,囚车百辆,载塞尔柱降卒八千,皆披锁子甲,甲上血迹未干。城墙上,宋军火铳手三千,铳口蒙红绸,以待辰时的“血冰祭旗”仪式。
章衡立于城楼,银霜甲在晨光中反射出万点金星。他左手按尚方剑,右手执一面拂菻铜镜——镜背铸波斯文“同明”,镜面却映出彗星坠尾的幻象。
辰时三刻,鼓声震天。
章衡以尚方剑划破左手掌,血滴入城楼下的“同明鼎”——鼎以拂菻铜铸,高八尺,鼎腹浮雕西族面孔:汉人、突厥人、吐蕃人、波斯人,西者并肩,目光投向同一方向。
“血冰祭旗——”
章衡朗声发令,声未落,早己准备好的“血冰旗”自城头垂下。
旗长二十丈,宽一丈,以高昌白毡为底,正面绣宋龙旗,背面绣塞尔柱新月旗,旗心嵌拂菻十字架,边缀吐蕃红氆氇流苏。
血冰旗垂至半空,章衡再次发令:
“雪夜步跋子,出列!”
三千火铳手列队而出,铳口对空,齐声高呼:“同明!”
“砰——砰——砰!”
火铳齐鸣,铅丸击碎雪幕,彗星尾光与铳焰交织,雪原上空瞬时炸开一朵青碧的火莲。
降卒八千被编入“同明归化军”,军授宋制甲胄,却缀以塞尔柱弯刀纹、吐蕃雪山符、拂菻十字徽。每名降卒领三斤茶、半斤盐、一匹棉布,归途由驼队护送。
驼队最前方,是一辆铁龙车,车上载着“归化军”军旗——旗以宋红为底,绣西族图腾:汉人龙、突厥隼、吐蕃狮、波斯马。旗杆以天山赤铜为骨,外包拂菻玻璃,杆顶悬夜明珠,明珠在驼铃声中轻轻摇晃,映出青碧光。
辰时末,归化军整队完毕,章衡亲书“星火誓碑”铭文三十六句,以西体并行:
汉:雪原血冰,星火同誓;归化之师,永护商路。
回鹘:Qara-qumyersütsütüp,?ayi?ipyatqurur。
藏:?????????????????????????????
波斯:??????,??????????????。
碑以天山陨铁为芯,外包宋瓷、回鹘玻璃、吐蕃红玉、拂菻水晶,熔铸而成。碑顶嵌彗星碎片,夜发青碧光,昼映雪原。
午时,驼铃声起。
降卒八千踏雪西行,每人肩上都飘着一面“同明”小旗。驼队沿乌浒水向西,雪原上留下一行行脚印,像在雪白的绸缎上绣出第三条丝路。
章衡立于城头,以铜镜反射阳光,镜光射向彗星尾光。镜中,他看见自己银霜甲上的血迹,也看见彗星尾光中映出的长安、汴京、撒马尔罕、君士坦丁堡——
一座座城池,因星火而连成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