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帝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冠后宫 > 第217章 心生疑虑(第2页)

第217章 心生疑虑(第2页)

五日后,前线战报传来:薛明远大军行至井陉口,突遇暴雨山洪,粮道断绝,士卒哗变。其亲信副将王烈斩其首级,携众归降,并交出藏匿多年的南疆巫师??正是当年参与“替命蛊”仪式的主谋。

此人被押入刑部大狱,经三司会审,供出全部阴谋:

镇国公确曾在十五年前与南疆祭司结盟,意图借惠嫔纯阴之体孕育“假龙”,再通过秘术转移命格。计划失败后,转而培养薛明远为“影子皇子”,秘密训练其模仿先帝言行举止,熟读宫廷礼仪,并伪造出生记录,埋伏于边军之中,待时机成熟便起兵夺位。

而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利用民间对皇嗣传承的迷信心理,制造多重“真命天子”传说,使天下陷入真假难辨的混乱,最终不得不接受强者为王的现实。

“他们不要民心,只要迷乱。”苏?听完供词,冷冷道,“当所有人都不知道谁是真的,那就由握剑的人来定义真实。”

她当即下令:

一、将巫师凌迟处死,头颅悬于午门三日,以儆效尤;

二、王烈虽有功,但曾助纣为虐,贬为戍卒,终身不得返京;

三、五名“承瑞”少年中,择其最聪慧者送入国子监读书,其余妥善安置,赐田宅,严令不得再提往事。

与此同时,她亲书《辨伪诏》,由礼部刊印千份,派使者奔赴各州府宣读:

>“近有奸佞,妄造虚妄,捏造所谓‘遗脉’,蛊惑愚民。朕已查明,先帝并无庶出子嗣流落民间。凡自称‘皇亲’者,皆为妖言惑众,一经查获,立斩不赦!”

诏书末尾,加盖皇帝玺印与皇贵妃花押,双印并列,前所未有。

朝野震动。

有老臣私议:“此乃牝鸡司晨之兆。”

也有年轻官员赞叹:“皇贵妃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实乃社稷柱石。”

而百姓只知一件事:那个总在风雨中守护太子的女子,又一次挡住了黑暗。

一个月后,春意重回紫禁城。

承熙在太傅指导下完成人生第一篇策论??《论仁政》,文中写道:

>“君以民为本,民以信为根。若上下相疑,则国必乱;若父子相护,则家必兴。故治国如养苗,不可急,不可弃,尤不可换。”

苏?读罢,久久不能言语。

她将文章收进檀木匣中,置于床头,仿佛收藏起一段尚未展开的未来。

这一夜,她梦见了冷宫。

破瓦残檐下,年轻的自己蜷缩在草席上,听着外面风雪呼啸。一碗熬得焦黑的米汤摆在案边,热气早已散尽。那时的她还不知道,十年之后,她会站在万人之上,手握兵权,主宰帝国命运。

梦中,她问那个瑟缩的身影:“你还记得为什么要活下来吗?”

那人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因为我想看看,春天长什么样子。”

醒来时,窗外梨花正落。

绿芙进来服侍,见她怔忡,轻声问:“娘娘可是做了噩梦?”

“不是噩梦。”苏?披衣起身,走到镜前,“是回忆。提醒我别忘了来时的路。”

她梳妆完毕,召见大理寺卿与刑部尚书。

“镇国公虽幽禁,但其影响力仍在。我查过近三年各地奏报,发现至少七省巡抚曾秘密向其别院送礼,三十六名官员与其门客有姻亲往来。这些人,表面上忠于朝廷,实则仍是墙头草。”

她翻开一本册子,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人名与关系网。

“从今日起,启动‘清源行动’。不动刀兵,不兴大狱,而是逐级约谈、调职、外放。凡曾依附镇国公者,一律不得参与中枢决策,五年内不得升迁。若有贪腐劣迹,从严查办。”

大理寺卿犹豫道:“如此大规模清洗,恐引群臣不安。”

“那就让他们安。”苏?淡淡道,“告诉所有人:只要忠于皇上、忠于太子、忠于社稷,过往既往不咎。但若心怀二志,哪怕一句私语,也会被听见。”

她停顿片刻,补充一句:“另外,查一查户部右侍郎李崇文。他妹妹是镇国公乳母之女,两家往来密切。最近他频繁接触西域商人,疑似在筹措军资。”

三日后,李崇文案发。

抄家时搜出大量西域兵器图纸、边境布防图副本,以及一封未寄出的密信,内容赫然是请求漠北某部落出兵牵制朝廷北军,以便“大事可成”。

证据确凿,李崇文当场被捕,三族连坐。

此案一出,百官凛然。

曾经观望的中立派纷纷表态支持皇贵妃,连几位宗室长老也主动上书,请封苏?为后,以“正母仪、固国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