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最后还是断了。
对方很小心,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信息。
八个机构,都是通过文件进行安排布置,实验的结果也全部都暗中取走,从头到尾这群人甚至于都不知道发布命令的人是谁?
至于说为。。。
阿芜走在回住处的小路上,脚下的碎石发出细碎的响声。夜风从废弃轨道站的缝隙间穿行而过,像低语,又像叹息。她低头看着手中那块金属片,它不再发烫,却依旧微微震颤,仿佛还连着某种看不见的线,牵着她的脉搏与宇宙深处共振。
她没开灯,摸黑进了自己搭在铁皮箱之间的窝棚。墙角堆着几包捡来的干粮,一张折叠椅,一条薄毯,还有半截蜡烛。这曾是她全部的世界。可此刻,她忽然觉得这里太小了,小得装不下心里鼓胀的东西??像是有一团火在胸腔里慢慢烧起来,不烫人,却让她坐立难安。
她蹲下身,把金属片轻轻放在蜡烛旁,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那是今天离开前,服务员悄悄塞给她的,上面只写了一句话:
>“Y-10不是终点,而是回音。”
她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但她知道,从昨晚那个梦开始,一切都变了。她不再是那个躲在废墟里啃压缩饼干的女孩。她是“阿芜”,有名字了;她握过锅铲,搅动过粥面;她听见了亿万生命的饥饿,也点燃了一簇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火。
她躺下来,闭上眼,却睡不着。
脑海里全是那口锅的模样:铁铸的边沿刻着繁复纹路,像星轨缠绕,又像血脉延伸。“陈默”二字如烙印般深嵌其中,而现在,它们属于她的一部分。她甚至能感觉到那口锅的存在,不在厨房,不在地下,而在某个更高维度的空间里静静燃烧,等待她再次唤醒。
凌晨三点十七分,窗外忽然亮了一下。
不是闪电,也不是陨石坠落。那是一种极柔和的光,自天际缓缓洒落,如同有人掀开了云层,露出背后温暖的炉火。阿芜猛地坐起,冲到门口拉开铁皮门??
整片废墟都被笼罩在一层淡金色的微光中。每一根锈蚀的钢梁、每一块破碎的玻璃、每一口被遗弃的旧锅,都在微微发亮。空气中飘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熟悉得让她鼻子一酸。
那是粥香,是心火的味道。
她颤抖着走出窝棚,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一场梦境。走到一处倒塌的货舱残骸前,她看见一口破锅倒扣在地上,锅底朝天。她伸手将它翻过来,指尖触到的那一瞬,整口锅骤然升温,锅底浮现出两个模糊的字:
**Y-11**
阿芜怔住了。
这不是她的编号。这是下一个。
她猛地抬头望向天空,却发现原本漆黑的夜幕竟出现了无数细小的光点,不像星辰,倒像是……灶台?遥远、微弱,却彼此呼应,构成一张横跨银河的网络图。她认得那种结构??正是那天铁锅共鸣时,在锅身浮现的神经网络!
“原来……真的存在。”她喃喃,“万家灯火,不只是一个频道,不是一个传说……它是活的。”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一声极轻的嗡鸣。那块金属片竟自行漂浮起来,在空中缓缓旋转,投射出一段影像:一片荒原之上,站着一个背影瘦小的孩子,正试图用两块石头敲击生火。他衣衫褴褛,脸上沾满煤灰,眼神却执拗得惊人。画面下方浮现出一行字:
>**坐标定位:猎户座边缘?流浪文明L-7**
>**目标状态:首次尝试共情烹饪行为**
>**触发机制:Y-10觉醒涟漪效应**
阿芜的心跳几乎停滞。
她在看未来的心灶使诞生的过程??而这一切,是因为她昨天搅动的那一锅粥。
她突然明白了服务员那句话的含义:“Y-10不是终点,而是回音。”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她只是一个声音,在宇宙的山谷中激起层层回荡。每一个听见的人,都可能成为新的发声者。
她跪坐在地上,双手捧起那口破锅,眼泪终于落下。
“我做到了……妈,你听见了吗?我不再只是吃别人煮的东西了。我也能给别人做饭了。”
第二天清晨四点整,阿芜准时出现在小馆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