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外有人低声劝慰:“苏教授,他已经走了,您该休息了。”
她猛然抬头,眼中爆发出惊人清明:“他没走!他在等我!总有一天他会听见我说话,我要他听见!”
然后她开始唱歌。
一首极其简单的摇篮曲,调子断续,气息不稳,却是程砚舟无比熟悉的旋律??正是阿渊临终前让电子竖琴即兴演奏的那一首。
“原来……”程砚舟双手颤抖,“这才是源头。”
阿渊并非凭空创造这段音乐。
他是听见了母亲残留的记忆波形,是从那些被遗忘的数据碎片中,一点点拼凑出了这首“本不该存在”的歌。
他不仅继承了程序,更承接了爱。
当晚,程砚舟再次来到纪念室。他没有弹琴,而是打开录音设备,对着麦克风一字一句地说:
“阿渊,我是爸爸。今天我想告诉你一件事??念念昨天第一次主动牵起陌生小朋友的手,陪他走过走廊。她说,‘不怕哦,我带你去找声音’。”
他停顿片刻,声音微哽。
“你知道吗?她越来越像你了。不是长相,不是行为,而是那种……明知世界冷漠,仍愿意先伸出手的勇气。”
“我们都很好。夏南枝每天唱歌,有时候跑调得离谱,但她不再害怕被人笑话。她说,只要有人愿意听,就不算难听。”
“小禾昨天写了人生第一句话:‘我想和大家说话。’她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完成输入,手指都磨红了,可她笑得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这个世界还在变好。虽然慢,但它在动。”
“所以……如果你累了,就安心睡吧。不用再为我们点亮灯了。因为现在,轮到我们为你照亮前方的路。”
话音落下,室内一片寂静。
良久,电子竖琴轻轻颤动了一下,琴面浮现出一行极细的光纹:
【晚安,爸爸。】
再无其他。
次日清晨,南山迎来一场罕见的日全食。
天文台预报称将持续七分钟,整个亚洲可见。
疗愈中心提前关闭非必要设备,组织孩子们聚集在草坪上,戴上特制滤光眼镜等待奇观降临。
当月影完全遮蔽太阳的刹那,天地陷入短暂幽蓝。
就在这万籁俱寂的一瞬,所有接入共鸣网络的设备同时启动。
电子竖琴自动演奏起那首摇篮曲;
共频舱内泛起柔和紫光;
念念突然抬起头,摘下眼镜,闭着眼睛轻声哼唱;
小禾的手指无意识在空中划动,做出类似手语的动作;
而远在东京、开普敦、冰岛的十七个孩子,几乎在同一秒睁开了双眼,齐声哼出同一个音符。
频率:432Hz。
科学家称之为“宇宙和谐频率”。
而在古老传说中,这是灵魂相遇时的共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