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限将至,不能亲见今日盛况,亦无憾。守夜之道,不在永生,而在传承。你已点燃灯火,纵我身死,光亦不灭。
>唯有一事相托:我书房暗格中有半枚铜符,背面刻‘归墟’二字。此物关乎星核起源之谜,或许……还有另一条路。
>切记,光明之路,永不独行。
>??师苏砚”
她攥紧铜符,指节发白。
当晚,她回到书院,直奔苏砚旧居。在书架第三层夹板后,果然摸到一块冰凉的青铜片。翻过来看,背面阴刻“归墟”二字,下方还有一行极细的小字:“九星不灭,轮回不止;唯心火燃,方可超度。”
她怔住。
难道……献祭并未真正终结?只是换了形式?
她猛然想起荒原深处那株新生梅树下渗入泥土的黑雾??那不是残留邪气,而是某种沉睡的印记正在复苏?
她连夜召集核心弟子,秘密成立“归墟组”,专研苏砚遗留手稿与铜符线索。与此同时,她在十七处分院之间建立飞鸽传书网,约定一旦发现异常星象或古迹异动,立即上报。
三个月后,西陲急报:一座废弃地宫突现微光,洞壁浮现古老星图,与《守夜录》末页残图完全吻合。更诡异的是,当地孩童接连梦到“穿黑袍的女人在唱歌”,醒来手腕皆出现淡淡锁痕。
阿星看着信笺,眼神渐冷。
她终于懂了苏砚的遗言。
星核之力虽散,但“容器”制度的阴影仍在人间流转。只要还有人愿意用他人之血成就自己之名,只要还有权力者企图掩盖真相,轮回便会以新的名义重启??或许不再是献祭双生女,而是洗脑少年兵,或是制造“英雄神话”来合理化屠杀。
但她也不惧。
因为她已不再是孤身一人。
次日,她在书院立下新规:凡年满十六者,必修《辨伪学》,学习如何识破谎言、考证史料、揭露伪装。她亲自编写教材,第一章便是:“如何看懂一份官方战报背后的死亡人数。”
十年后,第一代“守夜学子”成长为史官、御史、边将、医师。他们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在战场上拒绝滥杀,在民间创办“真相学堂”。《英名录》被译成各族文字,传至西域、南疆、东海诸岛。
而阿星,依旧住在灯塔旁的小屋,每日记录新发现的名字。某日清晨,一个小男孩跑来,递给她一块从河滩捡到的残碑,上面模糊刻着:“……姓许,名昭,罪孽深重,不得入祠。”
她笑了。
原来,连恶人的名字,也被后人记了下来。
是非功过,终由时间审判。
又是一年清明,她带着孩子们上山扫墓。春风拂面,梅花开得漫山遍野。一个小女孩仰头问:“山长,将来我们也死了,会有人记得吗?”
阿星蹲下身,轻轻抚平她衣角褶皱:“只要你做过一件让世界变好的事,就一定会被记住。哪怕只有一个孩子记得,那记忆也会像种子,长成一片森林。”
女孩点点头,蹦跳着跑去插花。
阿星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腰间微暖??那是苏砚送她的旧玉佩,此刻竟隐隐发烫。她低头一看,玉面浮现出一行极淡的字:
>“心火不熄,守夜不止。”
她仰头望天,云开月明,北斗七星熠熠生辉。
其中一颗,似乎比往日更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