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没钱怎么当明星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哦愿闻其详(第1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哦愿闻其详(第1页)

其实秦兰接到甘微来拜访的电话时,就不太想帮着搭线。

毕竟之前霍丝燕的背刺对她印象很大,因为这件事情,泰迪群里已经一个多月没什么动静了,她们几个玩得好的都自己私下联络,9个人的群,私下不知道分裂成。。。

冬至的雪又落了下来,比往年更密、更沉。王曜站在南江村后山的高处,看着无人机在低空缓缓盘旋,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鹰。屏幕上的画面清晰地传回手机:五百亩新苗被白雪覆盖,只露出深褐色的枝干,在风中微微摇曳。每一株皂角树下都插着一块小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名字??有“小宇”“阿琳”“老周的儿子”,还有“未命名的朋友”。这些是“一人一苗”计划里认养者的寄托,也是土地与人心之间最朴素的契约。

他蹲下身,伸手拨开积雪,摸到一截埋在土里的根茎。那是去年春天种下的黄精幼苗,如今已扎稳了根。指尖传来泥土的凉意和植物微弱却坚定的生命力。他忽然想起母亲昨夜说的话:“你们现在做的,不是生意,是还债。”他还记得自己当时愣住,问还什么债。老太太没直接回答,只是望着炉火说:“从前我们向山要药,砍一棵少一棵,从不问它疼不疼。现在你们教人种回去,这就是还。”

下山时,张婆婆正坐在屋檐下晒太阳,脚边摆着一篮刚晒干的艾草。见他来了,笑着递过一杯热姜茶:“你妈今早念叨你,说你在山上吹风,准得感冒。”

王曜接过杯子暖着手,笑道:“她倒是比我紧张。”

“当娘的哪有不操心的?”张婆婆眯着眼睛看他,“不过我看你妈昨儿晚上睡得踏实,这么多年头一回不做梦喊醒你。”

王曜怔了一下。他知道母亲这些年总做噩梦,梦见他小时候发烧没人管,梦见他在外头被人欺负。那些年家里穷,母亲一个人拉扯他长大,连病都不敢生。如今看到儿子做的事能让那么多人受益,她心里那根绷了几十年的弦,终于松了。

中午饭后,王曜陪母亲去村口转了转。路上遇到几个从城里来的年轻人,穿着冲锋衣,背着登山包,正在老周的带领下测量土壤湿度。他们自称是“阳光计划”的志愿者,专程请假一周来参与冬季养护培训。其中一个女孩认出王曜,激动地上前握手:“王老师,我是浙大农学院的学生,我们班把‘本草共生’当成课题研究了!”

王曜笑着点头:“那你们可得挑毛病,别光夸。”

女孩认真地说:“我们发现你们的轮作模式比教材上写的还科学。而且……”她顿了顿,“你们让农民当讲师,这在农业推广史上都少见。”

回屋的路上,母亲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一片荒坡:“那儿以前是我们家的自留地,后来退耕还林,就荒了。”

王曜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那片山坡光秃秃的,只有几丛枯草在风中晃动。“要不要重新种点什么?”他轻声问。

母亲想了想:“种黄精吧。你外婆最爱用它炖鸡,说是补气。”

王曜笑了:“好,明年清明,咱们一起种。”

当晚,他给李铮发了条消息:“南江新增五百亩试验田,主推黄精+林下套种模式,预算走专项申请。”

不到十分钟,回复就来了:“已启动生态评估,三日内提交方案。另,S-CX1二期临床报告终稿完成,准备提交国际期刊。”

王曜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他知道这份报告一旦发表,意味着“归时”系列不再是民间口碑产品,而是真正进入医学视野的干预手段。而他们选择公开全部原始数据的决定,注定会让某些同行坐立难安。

第二天清晨,他又一次独自上山。这次带上了铁锹和几株黄精幼苗。他在母亲指定的位置挖坑、培土、浇水,动作笨拙却虔诚。种完最后一株,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下经纬度、海拔、光照时长,并拍下照片上传至“阳光链”系统。这是巴王所有核心地块的标准流程,哪怕是一次私人行为,也要留下可追溯的痕迹。

回到北京后,万玉告诉他一个意外消息:巴黎体验店开业三个月,复购率竟高达62%,远超国内水平。更令人惊讶的是,许多法国用户开始自发组织“草本生活读书会”,讨论中医理念、可持续消费与现代焦虑的关系。一位巴黎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甚至写信建议,将“归时洗发膏使用日历”纳入轻度抑郁患者的辅助治疗观察项目。

“他们说,每天记录头皮状态的过程,像一种冥想。”万玉说着递过一份打印件,是那位教授的来信原文,“仪式感带来了掌控感,而掌控感能缓解失控带来的恐惧。”

王曜沉默片刻,忽然问:“我们在非洲的合作进展到哪一步了?”

“肯尼亚那边已完成首轮土地检测,视频也传来了。”万玉打开平板,播放一段画面:广袤的红土高原上,一群黑皮肤的农民正弯腰插下第一批辣木与乳香黄连木幼苗。镜头扫过他们的脸,每一张都带着笑,眼里有光。

画外音是一个年轻翻译的声音:“他们说,这片地三十年没种过药用植物,但祖先传下的歌谣里还记得它们的名字。”

王曜深吸一口气:“告诉他们,第一批种子我们免费提供,技术团队三个月内到位。”

万玉犹豫了一下:“这不符合公司财务规程……”

“那就新开一个账户,叫‘火种计划’。”王曜打断道,“名字我起的,责任我担。”

春节临近,总部大楼却依旧灯火通明。李铮带领的研发团队正在攻坚S-CX3配方??一款针对高原缺氧环境设计的护唇膏,原料来自青海合作牧场的紫苏籽油与雪莲提取物。实验室墙上贴着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全国十二个合作基地的气候数据变化曲线。有人戏称这是“巴王作战室”,但更多人明白,这里没有敌人,只有等待被倾听的土地声音。

除夕夜,王曜再次来到客服中心。值班人员比去年多了近一倍,因为海外订单激增,二十四小时轮班已成常态。他悄悄走到角落工位,看见一名年轻男客服正耐心地教一位日本老人使用小程序上传头皮照片。两人用英语夹杂手势交流,最后老人竖起大拇指,笑着说了一句“ありがとう(谢谢)”。

挂掉电话后,男孩抬头看见王曜,有些局促地站起来。

“别紧张,我就来看看。”王曜坐下问他,“刚才那个用户说什么了?”

“他说用了我们的产品,晚上睡觉不再抓头了,能一觉到天亮。”男孩笑了笑,“他还说,原来头发也能影响心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