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将军嘴上说不熟 > 110120(第14页)

110120(第14页)

“彧儿……”她转身将脸埋进丈夫肩窝,“昏时他淋得落汤鸡般回来,脸上还带了伤,晚饭也没用。芾棠去看了,说他……”

她喉头忽地发紧:“说二哥灰头土脸,攥着浇透得荷包,从没如此颓过。”

严诚明肩膀微僵。

吴姝絮絮地:“我其实一直晓得,好几次他半夜出府去,有几次是进了宫。太后叫我劝着他些,可是王爷,我实不知该如何劝。彧儿长这么大,只有吃不完的苦,他何尝有过自己的东西?那孩子自小连生辰礼都不会讨,好不容易想要个人,偏不允他……”

说到最后,竟有丝哽咽。

严诚明想起陛下的话,“彧儿本不该耽于儿女情长,她走了也好,他有自己的路,走不到南境那条道上去……”

他缓缓叹道:“朝堂上的李氏,哪有什么儿女情长?央央……也不过是陛下抚慰自己那颗狠绝帝王心的丹药罢了。”

吴姝蓦地抬头,还是头回听到丈夫讲出这种话来。

窗外一道天闪,照亮了平王那张沉肃的脸。

她又缓缓靠回去,低低道:“那些身名外物,具是缚累,若央央还活着,可能只想让自己的儿子快活一些……”

良久,严诚明才喃喃道:“若央央还活着,怕也不是今日陛下心中的分量……”

窗外轰隆隆的雷声滚过,吞没了他的后半句,吴姝并没有听清。

第117章进宫谢恩睁眼是你,闭眼是你…………

寅时三刻,晓色初分。梅爻踏着未散的夜露入宫,在太清殿外叩请谢恩。

她今日特地着了南境虞族朝圣的服饰——正红蜀锦裁就的广袖礼服,金线织成百鸾纹在晨曦中光华流转,随着步履漾出细碎清光。乌发高挽,缀了只鎏金叠翠鸣鸾华胜,翠羽贴出的尾翎灵动绚丽,真若朝着初阳展翅欲飞一般,耳下红翡玉坠如染了朝霞的丹露。眉间描了花钿,是枚火焰纹,衬得玉面生辉,明艳又雍容。她本就玉骨天成,此刻玉立丹墀之下,真若鸾神临世一般。

殿内宫人出来宣请,梅爻轻抬玉足,纤纤绣履踏上殿阶,足腕间一对福铃轻颤,清音如碎玉落盘,在这肃穆的晨谒时分,竟显出几分出尘仙韵。

梅煦跟在小姐身后两步外,一同迈入庄严大殿。

李琞在阵阵清音中抬眸,便见一袭明艳身姿出现在殿门外,初升的旭日为她沐了一身柔光,如此仙姿玉骨的人,连他都恍惚了一下。

梅爻行礼后抬头,视线落在了陛下手中把玩的物件上——那是她父王梅安进献的南粤王玺。

李琞免了礼,将王玺往案上一搁,淡淡道:“梅卿这份礼,倒是比旁的更有意思。”

梅爻恭谨道:“父王常讲,南疆诸宝,唯有上呈紫薇,方得天地正位。”

李琞呵呵一笑:“南疆诸宝……不知南疆诸宝中,何者为最?”

梅煦不动声色地抬眼,正撞见李琞和煦眉眼中,一闪而过的霜色,好似林影间倏忽掠过的刀影。

他又望向小姐,见她依旧低眉敛目,沉吟片刻方轻声答道:“南疆盛产玉石、铜铁、雷火木,皆为世人称道的珍宝。然而……臣女斗胆以为,南疆至宝,从来不在这些可称可量之物上。”

李琞似有兴趣道:“说说看。”

“南境十六族,虽强弱殊异,皆承鸾神恩泽。百年来互市以通有无,联姻以结秦晋。这份血脉相连的共荣之道,方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李琞弯唇轻笑,却刻意不提联姻之词,只道:“不想南疆鸾神,不仅庇佑疆土,还能将这十六族血脉……缠得如此难解难分。”

梅爻沉了沉气,顺势道:“正是如此,南粤新附,更需向鸾神焚香祝祷,求一个各族同沐神恩的吉兆。”

李琞指尖轻点几案,发出“笃”一声脆响,温声道:“南越新附,正宜观摩中原仪制。”

他抬手示意,侍立在旁的高盛立即捧着一部靛青绢面的文册缓步而下。

“这部《大齐会典》,就劳郡主带回南疆,或可助新民习得‘天地正位’之道。”

高盛双手捧着烫金文册,步履沉稳地行至梅煦面前,躬身奉上。阳光透过殿窗,在文册封面的龙纹上投下细碎金光。

梅爻双手交叠触额行王礼,恭谨道:“蒙陛下赐此典章,臣女定当亲奉父王案前,邀各族长□□研精要。”

梅煦看了眼文卷,不咸不淡地伸手接过。

从太清殿出来,梅煦冷哼道:“还真当南粤是为他打下的!”

“煦哥哥慎言。”

她总在某些时刻,体会到大哥梅敇对朝局的矛盾心情。而这种心情,是她入京前从未有过的。

软舆已候在一角,风秀捧着玉匣侍立在侧。

梅爻对梅煦道:“我还要去辞行太后,煦哥哥可在宫外等我,风秀陪我觐见即可。”

宜寿宫内,幽幽檀香在鎏金香炉中袅袅盘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