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方人口那么多,死上几十万,他都不会心疼。
青壮都死了,正好趁机兼併他们部落,壮大自身的实力。
京师。
“陛下,好消息!”
“城外的敌军撤了,就剩下一座空营地。
从锦衣卫搜集的情报来看,敌军这是放弃了进攻京师的计划,提前撤回草原上去了!”
听了郑英逸的话,永寧帝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隨即脸色迅速阴沉下去。
北虏撤军是一件好事,可激化的文武矛盾,却不好调和。
文武都不肯让步,已经严重影响大虞朝的正常运转。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採取措施解决,后续搞不好双方还要火拼。
勛贵系的大军,就在通州驻扎著,京营也在人家手中。
文官集团也爭取到了辽东镇的支持,兵力不如勛贵系多,但胜在拥有骑兵优势。
双方都有筹码在手,让局势变得越发复杂。
两边都不好惹,让夹在中间的永寧帝,处境很是尷尬。
“放出消息,下一次大朝会上,朕要为国选才,补上朝中空出来的位置。”
永寧帝神色凝重的下令道。
这样的命令,对眼下的局势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刺激。
原本围绕著“勤王大军团灭案”、『永寧惨案』爭斗的眾人,势必会把视线转移到权力爭斗中。
不过一切都是暂时的,等人员班子配齐,双方还是会继续闹。
相当於临时给文官加强了一波,免得他们缺乏领头羊,不是勛贵们的对手。
“陛下,现在这种局面,光这些举措恐怕不够。
文官的视线是被吸引过来,但勛贵那边,却没有多少变化。
他们不参与的话,容易生出乱子来。”
徐忠恩隱晦的提醒道。
皇帝有意扶持文官可以,但拉偏架却是禁忌。
不安抚好勛贵集团,这次的事情,结束不了。
“嗯,你这老货说的不错,確实要把勛贵的视线一併吸引过来。
这样好了,私底下告诉勛贵外戚,这次朝中空缺的內阁大臣、六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位,他们都可以参与竞爭。
朕倒是想要看看,让一名武將担任左都御史,那帮言官会有什么反应!”
永寧帝微微一笑说道。
刚才的灵光一闪,他已经找到了破局之策。
与其继续放任勛贵系在地方做大,不如把人收回到中央任职。
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正好现在文官势弱,让出一些核心位置,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