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方才听说产量能增加三成,可真轮到自己亲手推算出亩产之后,林向松还是有一种不真实感,“亩产预计三千三百斤!”
“这个固元方,可真了不得!”
说话间,有人敲了敲知青点的门,“小苏知青,我来换一些种子,还要一些杀虫粉。”
来人看到院子里还有外人,一时间有些踟蹰,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苏盈盈并不介意林向松发现她和村民们的“交易”,直接问道,“婶子,你要啥种子?有黄瓜、茄子、西红柿、辣椒……”
说话间从房里抱出来个小木箱,箱子里分门别类用牛皮纸包好各式各样的种子,每个纸包上都用笔标着日期和作物名。这些都是这段时间村里人陆陆续续找她换的,她剔除劣种蕴养过后,又再换给了老乡们。
大婶在箱子里翻翻捡捡,最终拿出来了三包种子,“茄子、白菜,还要一份辣椒吧。我这次带来的这些种子,你看要收多少?”
苏盈盈看了看大婶拿过来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挺好的,看上去品质不错,随手捡了几包,估了一下重量,“就这些吧。杀虫粉你要多少?”
“要五包。”婶子把五个鸡蛋递过去,接过了苏盈盈递过来的五包药粉,撤了。
林向松看向苏盈盈的箱子,“这里面的种子都是用固元方处理过的?”
苏盈盈点头,“我最开始用一批种子和村里换,慢慢的就攒了些种子。”
林向松心下微动,“那我能和你换吗?”
苏盈盈不解,“林同志你又不种地,换种子干嘛?要拿去研究的话,直接拿几颗去就是了。”
林向松道明目的,“我想寄一些种子去给我老师,学校里有试验田,这样的话,要的量估计不少。”
“那你选吧!”苏盈盈把箱子往林向松面前一推,“下次过来的时候再把种子带给我就行。”苏盈盈心念一转,又说到,“我想要一些新种子,你那里有渠道弄到吗?”
新品种的种子他确实能弄到,“行,那我下次再把种子还给你。”
选好了种子,林向松欲告辞,苏盈盈却把他留了下来,“林同志,一起在知青点吃个饭吧,反正这天暗得晚,你吃了饭再回去也来得及,而且那时候天就没那么热了。”
知青点现在蔬菜不缺,苏盈盈又才挣了五个鸡蛋,想到林向松承诺给她弄来新品种种子,苏盈盈打算邀请林向松吃个饭,到时候跟做饭的知青说一声,米粮扣她的份就好了。
林向松欲推辞,这村里知青生活艰难他是有所耳闻的,他一个大学毕业生,每个月工资五十多快,来这蹭饭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一顿饭而已,就在这吃了吧,还可以尝尝我种出来的黄瓜和茄子。正好想和你讨论讨论我们大队秋后的种植计划。”
林向松最终还是同意留了下来。于是,等贺知谦回到院子里打算做饭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噩耗。
饭间,因着林向松市农业局干事和大学生两重身份,餐桌上气氛异常活跃,只贺知谦闷闷不乐,只不过,他平常的时候话也不多,故而没人发现贺同志心里的翻掉的醋坛子。
饭后,知青们将林向松送出了村,临走前,林向松还给苏盈盈递了个好消息,“苏同志,局里刚到了台显微镜,你如果有时间,我可以带你去看看植物的细胞结构,你的新种子在显微镜下的样子也能看到,你要不要去看?”
苏盈盈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可以吗?那我想去!”细胞结构她很熟悉,但是她没见过这个年代的显微镜,没见过这个年代的生物研究器械,她想去看看。
“我这几天都会在局里,你过来了直接报我名字就行!”
林向松骑着自行车,伴着夕阳远去了。知青们也回了院子。
一回到知青点,苏盈盈宝贝的拿出来林向松带给她的书,开始津津有味研读起来。
“这本书是你新买的?”贺知谦看着苏盈盈手中的新书,问道。
苏盈盈轻轻翻过书页,“不是,是林同志借给我的,是他上大学的课本。”
贺知谦点点头,记下了书名后,默不作声地走了。
夕阳缓缓沉进远处的山里,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柔的橘色。远处传来几声模糊的狗吠,衬得这乡村的黄昏愈发宁静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