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嬷嬷也觉得夫人说话太过了些,甚至听小姐骂回去,很有些爽快,但嘴上可不能支持:“如今做也做了,小姐下次还是冷静些,钱就算了,小姐这些日子赏了不少东西,而且我开的是调理肠胃的药,我也用得上。”
连药都是对症自己的,袁嬷嬷果然是一点不吃亏啊。
今日应付完谢钧,又和宋氏吵一场,林蕴感觉自己累得跟散了黄的鸡蛋似的,晚上可以说是沾床就睡。
林蕴以为她和宋氏的母女关系只会越来越僵,谁知道宋氏身边的嬷嬷第二日一早便来了无舟渡,还带了一大叠地契。
“宋家只有夫人一个人了,家里的田地也在夫人手上,夫人说,这些地在她手里也只是地,没什么大用处,既然小姐喜欢,就交给你处理。”
林蕴看着那厚厚一沓纸,没忍住揉了揉眼睛。
啊?宋氏转性了?林蕴感觉自己是不是还没醒,其实在做梦呢?
第26章兄长
林蕴和宋氏吵完一通,很快利落转身离开了,宋氏却在原地坐了很长时间,久久没有回过神。
阿蕴吵架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面上的表情气愤又生动,透出一股韧劲儿,被这样的阿蕴骂了,宋氏却没有生气。
她好像透过阿蕴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她很想念的人。
明明长得一点也不像,宋氏却觉得阿蕴……阿蕴有些像兄长。
晚上在卧房里,烛光晕黄,宋氏翻开书页,却破天荒没读进去书页上的字。
宋氏想起阿兄了,也想起自己还在宋家的时候。
还没嫁人的时候,宋氏还不叫宋氏,她叫宋望舒,家里人唤她明月。
宋望舒自知事起,就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父母对她好,兄长也疼爱她,可她好像始终和这世界隔了一层,再浓烈的情感在她眼中也是干瘪瘪的。
她把自己封闭起来,冷漠地对待所有人,她只喜欢看书。
父母意识到她是个养不熟的孩子,渐渐也不怎么上心了,可兄长不一样。他会陪着自己看书,帮她找书,和她讲书中的道理。
也会拉着她出去走走,带着她投壶捶丸,告诉她不能久坐不动,身体好才能多读书。
时间久了,即使在宋望舒匮乏的世界中,阿兄也是不一样的。
记得母亲烧了她的书,说她读书读傻了,是阿兄站在她的身前,就像阿蕴今日一样,眼睛亮晶晶的。
他当时说的话,一字一句她都记得。
他说:“明月爱读书那就让她读,男子能读,那女子也能读,明月学不会宅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也没什么,她要是不想嫁人,我养她一辈子。”
阿兄死后,世上再也没人唤她“明月”了,她只是宋氏。
宋氏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和母亲一样的人,希望女儿按照自己的心意来生活。
不,她甚至不如母亲,母亲是爱过宋望舒的,可宋氏却没有爱人的能力,她放弃了阿蕴,也没爱过阿蕴一日。
想到这里,宋氏有些无措,她捧起书,一页页翻过去。
她好像对自己失望,也很伤心,但宋氏摸了摸眼角,是干的。
都这么难受了,怎么没有眼泪呢?
宋氏就这么枯坐了一晚上,杨嬷嬷来劝了好几次,她却还是捧着本书发呆。
等天光破晓,院子里的人又动了起来,宋氏终于放下书,对杨嬷嬷说:“你把宋家从前的地契找出来,这些在我手上没什么作用,你把它们都交给阿蕴吧。”
说完这句话,宋氏终于放下书,感觉到困意来袭,她伏在桌上闭上了眼睛。
她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做一个母亲,也不知道能为阿蕴做些什么,但她可以学阿兄,阿兄是不会有错的。
***
林蕴揉了揉眼眶,再睁大眼睛——
那沓地契没有消失,杨嬷嬷也还在眼前。
都是真的,这不是在做梦。
昨日刚吵了一架,不欢而散,林蕴应当有骨气地拒绝。
但才不!有便宜不占是傻蛋!
林蕴笑得眼睛都弯了,将那沓地契纳入怀中,从此以后,她也有自己的试验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