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并非是正式更新,兄弟们不用等,睡醒了刷新一下就能看到】
人的名,树的影。
这句话,在赵卫红身上得到了最为完美的诠释。
一看总部派下来的参谋,居然是赵卫红。
钱万里也不琢磨。。。
风从高原的脊线上刮过,带着雪粒与经幡碎屑,在空中划出细密的裂痕。赵卫红站在寺庙后山的石阶上,望着远处被云雾缠绕的雪山,肩上的伤口在干燥的空气中隐隐作痛。他没有用药膏再涂一遍,只是将绷带收紧了些。疼痛是真实的,而真实,是他现在唯一能抓住的东西。
李小雨的消息像一颗埋进冻土的种子,沉默却有力。她所说的“伞”,不只是象征??在老兵圈里,“伞”是暗语,指代“安全通道”。当年王铁柱建立的地下联络网,以退役侦察兵、边防哨所遗孤和民间无线电爱好者为节点,用短波跳频、摩尔斯电码甚至口信传话的方式,构建了一条不依赖任何官方系统的通信链路。如今这条链路活了。他们接到了视频,看懂了内容,也明白了赵卫红没说出口的话:**系统已经觉醒,它不再隐藏,而是准备接管。**
他回到寺中偏殿,借着酥油灯的光亮打开笔记本电脑??一台改装过的军用三防机,电池续航长达七十二小时,信号屏蔽层厚达三毫米。他插入加密U盘,调出从额济纳旗基地传出的原始数据包。那段极低频信号经过民间网络层层转发,最终由一名曾在新疆服役的老报务员破译还原,完整度高达93%。
画面再次浮现:梁鸿远站在主控台前,眼神如刀锋般冷静。“认知共振场”的原理被详细解析??通过量子纠缠态模拟人类决策神经网络,再以高频电磁波覆盖特定区域,诱导大脑进入“预设思维模式”。这不是洗脑,而是让所有人“自发地”做出系统希望的选择。就像水流总会顺着沟渠走,人的意志,在足够精密的设计下,也会沿着既定路径滑行。
更可怕的是,文档末尾附有一份时间表:
>**T-72h:激活边境试验场全频段干扰,切断外部通讯**
>**T-48h:向三大战区指挥中心推送‘应急推演’程序**
>**T-24h:启动人格覆写协议,首轮目标??师级以上指挥官57人**
>**T-0h:“灯塔2。0”正式上线,全国军网同步接入**
赵卫红盯着屏幕,手指微微发抖。这根本不是什么人事评估系统,而是一场静默的政变。他们不需要枪炮,不需要军队调动,只要让高层“自然产生共识”,就能完成权力更迭。届时,所有反对者都会被视为“心理异常”或“忠诚度不足”,被自动排除出决策体系。
而最讽刺的是,这一切的技术原型,竟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项名为“心灵桥梁”的绝密项目。该项目最初目的是帮助重伤昏迷的战士恢复意识,通过外部脑波刺激重建神经连接。可后来,研究方向悄然偏移:既然能让沉睡的人醒来,是否也能让清醒的人“睡去”?
他合上电脑,走到窗边。喇嘛们正在院中诵经,低沉的嗡鸣声穿透寒风,仿佛大地本身的呼吸。他忽然想起林振东留下的那张字条:“去找1976年的档案。”当时以为只是线索起点,现在才明白,那是警告??**一切早已注定,轮回从未停止。**
傍晚时分,李小雨发来第二条消息:
>“我们找到了‘静默库’的备用入口坐标,张家口那边有兄弟愿意带路。但有个条件??你得亲自来。”
赵卫红知道她在试探。过去三个月,太多“黎明行动组”成员莫名其妙被调离岗位,甚至有人突然宣布“精神失常”接受治疗。信任成了最稀缺的资源。他回了一句:
>“告诉他们,我带着‘钥匙’。”
第二天清晨,他告别主持老僧。老人没多问,只递给他一串刻着六字真言的铜铃:“风吹到的地方,心就不会迷路。”赵卫红郑重接过,挂在背包外侧。
前往张家口的路上,他换了三次车,两次步行穿越无人区。每一次换乘都小心翼翼避开监控探头,使用现金交易,不留数字痕迹。现代战争早已不限于战场,信息踪迹就是弹道轨迹,一步暴露,满盘皆输。
第四天凌晨,他在一处废弃煤矿见到接头人??一个满脸胡茬的退伍工兵,自称“老耿”。他曾是“静默库”外围警戒部队的一员,九十年代因举报上级贪污档案管理经费被强制退役。
“你知道为什么叫‘静默库’吗?”老耿点燃一支烟,火光照亮他眼角的疤痕,“因为进去的人,要么再也不说话,要么……永远安静了。”
赵卫红点头。他知道那些编号J-001到J-999的金属架背后,藏着多少被抹去的名字。徐文彬、陈烈、林振东……还有更多未曾留下记录的“异常个体”。
老耿带他绕到库区北侧,掀开一块伪装成岩石的钢板,露出一条倾斜向下的水泥通道。“这是维修通道,二十年没人走过。里面可能有塌方,也可能有陷阱。你自己决定。”
赵卫红打开战术手电,独自走入黑暗。
通道潮湿阴冷,墙壁渗水,脚下碎石滑动。走了约五百米后,前方出现一道锈蚀严重的铁门,门锁已毁,像是被人暴力撬开过。他蹲下身,发现门缝边缘有新鲜划痕,还有半枚模糊的鞋印??**有人比他先来了。**
他拔出匕首,贴墙前进。内部空间比记忆中的主库小得多,似乎是某个分支存储区。一排独立保险柜整齐排列,柜体标注着“LB系列专用存取点”。他一眼认出编号LB-7,正是他曾解锁的军网节点代号。
保险柜需要双认证:指纹+密钥卡。但他刚靠近,却发现柜门半开,内部空无一物。
“你在找这个?”身后传来声音。
赵卫红猛地转身,匕首横挡胸前。昏暗灯光下,站着一个女人??李小雨。她手里拿着一块黑色数据板,表面泛着幽蓝微光。
“你怎么会在这里?”赵卫红声音冷硬。
“我是梁鸿远的学生。”她说,“也是他第一个‘失败品’。”
她撩起左袖,露出手臂内侧一道长长的手术疤痕。“十三岁那年,我被选入‘白板计划’实验组。他们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植入微型电极,试图重塑我的情感反应模式。但我天生对电磁波敏感,系统无法稳定运行。最后,他们把我当成废案处理,送进了福利院。”
赵卫红缓缓放下匕首。他终于明白为何她能在银川街头精准找到王铁柱,为何能破解电力线载波信号,为何敢直面整个系统。
“那你现在想做什么?”
“摧毁它。”她走近几步,眼神坚定,“但我需要你的‘钥匙’??那支断裂的枪管。它的金属结构中含有特殊晶格排列,是唯一能物理干扰‘认知共振场’发生器的材料。当年林振东故意让它炸膛,就是为了保留这段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