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光辉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烟雾在他面前弥漫开,让他的面容显得有些朦胧。他顺便递了一支香烟给谈升华,语气带着几分赞许:“谈部长,今天你在常委会上的表现,我是十分满意的。”
谈升华接过香烟,也点上,烟气也袅袅起来,谦逊地笑道:“谢谢、谢谢,桐书记,维护您的权威本就是我应该做的。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发出明确的声音。”他说话时,目光诚恳地注视着桐光辉,恰到好处地表达了立场。
桐光辉笑着点了点头,身体向后靠进柔软的沙发里:“这次也是出乎意料,可以说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你说是不是?最后,竟是你麾下的苏慕华担任了这个市文旅局长的岗位!”桐光辉用了一个典故,目光却锐利地观察着谈升华的反应。
“不,不,桐书记,不能这么比喻。”谈升华忙不迭地摇手,脸上露出惶恐之色,“宣传条线上的干部,那都是市委的干部;我的部下,更是桐书记您的部下。没有您最后的拍板和信任,苏慕华同志怎么可能当得上这个市文旅局长?说起来,还是桐书记您慧眼识珠,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定了大局。”
他这番话既撇清了自己可能有“渔翁”心态的嫌疑,又将功劳和决定权完全归之于桐光辉,姿态放得极低。
桐光辉脸上的笑容更为明显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显然对谈升华的回答非常受用。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呷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谈部长就是个明白人啊!”放下茶杯,他话锋微转,带着一丝探究,“至于苏慕华,应该也是个明白人吧?”这话问得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意味却颇有分量。
谈升华心领神会,知道这是桐光辉在确认苏慕华是否“可靠”。
他略作沉吟,组织着语言:“桐书记,不瞒您说,今天推荐苏慕华确实有点仓促。以前呢,我只是知道她工作能力不错,成效也比较明显。为人嘛,积极要求进步,懂得感恩。”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相信,她是个明白人,知道这个岗位是谁给的,应该听谁的指挥。”
“嗯。”桐光辉满意地点点头,拿起桌上的烟盒,又抽出一支点上,深吸一口,“思想政治工作是你谈部长的本职啊。”他吐着烟圈,“你尽快找她谈个话,让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要求上来。”
“明白!”谈升华立刻表态,身体不自觉地前倾,“统一到市委和桐书记您的要求上来,我回去就安排,尽快找她深入谈一次,确保她深刻领会领导意图,站稳立场。”
桐光辉“嗯”了一声,似乎对谈升华的领悟力和执行力都很满意。
气氛缓和下来,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用夹着烟的手指点了点谈升华,语气变得随意而亲近:“谈部长,我们好像也有一段时间没聚了吧?整天忙忙碌碌的。这样,我找个时间,叫上良刚书记,我们也好好聚聚,放松一下。”
“那再好不过了,我等桐书记您的通知。”
市委常委会的决议很快便形成了干部调整的正式文件,相关人事变动迅速到位。
市委书记桐光辉的秘书史勋伟正式走马上任江北区政府副区长,取代了原副区长胡一哲的位置,在区长唐城河、常务副区长卿飞虹麾下工作,分管交通、建设、园林等实权部门。
这一调整,如同在江北区本就暗流涌动的政坛投入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
嗅觉敏锐的江北区拆迁办主任干嘉栋在史勋伟报到第一天,就提着精心准备的绿植和一套价值不菲的紫砂茶具、外加两罐极品茶叶,来到了史勋伟的办公室拜访。
这背后,自然有他父亲、江南区委书记干永元的指点。
干永元多年来一直与副书记严良刚、市委书记桐光辉保持着紧密的关系,深知史勋伟此次空降,是桐书记意图扭转江北区局面的关键一步,这对他儿子干嘉栋而言,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在干永元看来,史勋伟作为桐书记的秘书,在江北区必然是“半年一小步,一年一大步”,前途无量。同时,史勋伟初来乍到,也亟需在区政府内部培植自己的亲信力量。
儿子干嘉栋所在的拆迁办,位置关键,若能服务好史勋伟,今后的升迁几乎无需自己再多费唇舌,史勋伟自然会将其纳入核心圈推荐提携。
史勋伟对干嘉栋的主动靠拢心知肚明,也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