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牵头成立“青山共享仓”,利用短视频平台发起“助农直播”,她顶着烈日站在菜地里吆喝:“家人们看好了,咱这黄瓜是早上摘的,叶子还带露水呢!下单三十斤以上包邮到小区!”大学生志愿者轮班上阵,打包、贴单、对接物流,最多一天发出两千单。
赵振国也没闲着。他带着林晓跑遍周边六个县城,一家一家谈合作。最终与市供销社达成协议:青山村作为直供基地,每日定向供应新鲜蔬菜八吨,价格上浮15%,前提是品质全程可追溯。
“你们能做到吗?”对方负责人半信半疑。
赵振国掏出手机,打开智慧农业系统界面:“您看,这片地什么时候施的肥、浇的水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扫一扫二维码全都有。我们不怕查,就怕你不信。”
对方愣了几秒,猛地起身握手:“老赵,我服了。这样的农民,才是真正的新农人!”
十天后,第一辆冷链货车满载启程。全村老少自发列队相送,鞭炮声震得山谷回响。赵奶奶拉着小丫的手说:“丫头,你爸这辈子,没白活。”
转眼进入九月,南岭公路迎来最后冲刺阶段。沥青摊铺机缓缓前行,黑色路面如绸缎般铺展延伸。竣工典礼当天,县领导亲自剪彩,宣布该路提前两个月全线贯通。通车仪式上,赵振国没有上台发言,而是默默扶着赵奶奶坐进崭新的中巴车。
车子平稳驶过曾经泥泞不堪的山道,老人摸着座椅扶手,一遍遍念叨:“软乎,真软乎……要是你爷能看到这一天……”
赵振国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眼眶微热。
当天晚上,村里放电影庆祝,《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时,许多人都哭了。孩子们在广场追逐嬉闹,老人们摇着蒲扇回忆往事。唯有赵振国悄悄退场,回到办公室继续核对第四季度预算。
忽然,门被推开,周文远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泛黄的手稿。
“老赵,我想通了一件事。”老人声音颤抖,“我这一辈子写了十几份研究报告,大多石沉大海。可今天我明白,真正的科学,不在论文里,而在土地上,在百姓碗里的米饭里。”
他把稿纸放在桌上:“这是我四十年前写的《丘陵水稻抗逆栽培法》,当年没人信。现在,请你帮我把它印成小册子,发给每个种田的村民。”
赵振国双手接过,郑重点头:“一定,每户一本,还要办培训班,让年轻人学透它。”
老人笑了,转身离去,背影苍老却挺拔。
几天后,省农业厅来电:经专家评审,“青山未来基金”治理模式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案例,拟推荐参评“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
消息传开,村里炸开了锅。有人劝赵振国趁机争取提拔,调去县里当官。“你都奉献这么多年了,也该为自己想想。”
他只是笑笑,指着正在修建的幼儿园地基说:“我的仕途就在这儿,长在这片土里。”
十月金秋,稻浪翻滚。万亩良田一片金黄,收割机轰鸣着来回穿梭。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达七百九十三斤,刷新全省纪录。而由周文远指导、青年技术员李强负责的试验田,更是突破八百斤大关!
庆功宴上,赵振国举起一碗米酒:“这一杯,敬周老,敬所有不服老、不信命的人!”
众人齐声应和,笑声穿透云霄。
夜深人静,他独自来到父亲坟前,摆上一碗新米煮的饭。
“爸,咱家再也不怕饿肚子了。”他轻声说,“村里每个人都能吃饱,还能吃好。您在天有灵,安心吧。”
风拂过山岗,稻穗沙沙作响,如同低语回应。
回到家中,王秀兰已睡下。他轻轻脱鞋,却被她一把拉住。
“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她坐起身,目光温柔,“去年你生病住院,小丫偷偷卖掉了她妈留给她的金镯子,给你垫了手术费。她说,不能没有爸。”
赵振国怔住,胸口像被人狠狠捶了一拳。
“我没怪她。”王秀兰轻抚他脸颊,“因为我知道,你们父女俩,心里装的都是别人。可我要提醒你们??再伟大的人,也需要被人疼。”
他抱住她,久久不语,泪水无声滑落。
第二天清晨,村委会公告栏贴出一则新通知:
【关于设立“青山守护者”互助基金的决议】
为防止类似疫情导致农户返贫,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自即日起提取本年度集体经济利润的10%(约四十五万元),建立村级风险救助基金,用于重大灾害、疾病、意外事故的应急补助。
特别说明:赵振国同志自愿捐出本次省级表彰奖金十万元,作为种子资金。
落款处,密密麻麻摁满了红手印。
阳光洒在公告纸上,照亮每一个名字。
赵振国站在人群后面,看着孩子们围着公告栏念读内容,脸上露出久违的轻松笑容。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会有风雨,会有牺牲,会有更多未知的挑战等着他。
但他不再害怕。
因为他终于明白,所谓尊严,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力,而是三百七十二户人家愿意在困难面前,把手交给他,把命托付给他。
而这,便是他重生一世,最值得守护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