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八百五十七章 名人效应(第2页)

第两千八百五十七章 名人效应(第2页)

“诶对呀,怎么刚刚看到一个颛顼故里,这里又冒出来一个?”

“这个你们得问肘子了。”黄瑞山是知情人,不由得笑得更厉害了。

周至对荥经其实有些愧疚之情,为什么呢?因为在上一世,荥经人引经据典,将华夏人文始祖颛顼帝故里头衔拿捏到了手里。

但是这一世在周至的怂恿下,冕宁那边先动手了,然后荥经一看不妙也赶紧跟上,两个县现在正在就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颛顼帝故里争得不可开交。

不过愧疚只能放在心里,嘴上说的却是另一套:“这事儿吧本来就是传说,而且在我看来颛顼并非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在上古时代,我们能够发现很多部落都会选择在大河边缘,背山面野的地方作为繁衍之地。”

“比如大禹故里的北川,杜宇故里的郫都,包括这里,都有这个特征。”

“我估计这和当时社会还处于渔猎与农耕相结合的生存方式有关,打鱼需要河流,狩猎需要山林,农耕需要平野,所以这些部落很自然地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冕宁地处平野,而荥经地处高山,搞不好颛顼部落就是在两处地方来回迁徙,就好像蛋蛋外公养马,分了冬场和夏场一样,所以这是公有公的理,婆婆的理。”

“你现在开始端水了。”黄瑞山说道:“赤日爷爷可是跟我说了,考证什么颛顼故里,是你给冕宁县施书记出的主意,还帮他找到了关系,说蜀大孔教授也是冕宁人。”

“结果施书记一找关系,发现孔教授和自己是师兄弟,于是将老校长给搬了出来。”

“冕宁中学的老校长当年对孔教授可是恩同再造,孔教授是住在老校长家里把中学读完的,那真跟老父亲一般,所以这篇考证文章,孔教授是捏着鼻子也得写啊。”

“孔教授还是传统学者,说不出来假话。”周至就不由得摇头:“他那文章里留了个扣,就是刚刚我说的颛顼是部落概念,所以高阳部落可能是分布在安宁河谷与小相岭边缘地带的一个较为大型的聚居地。”

“荥经一看哎哟小相岭呢,这说的不是我们这里吗?于是他们也把牌子给立了起来,这个高阳故里的名头,争定了!”

“争这个干吗呢?”麦小苗有些没有明白。

“因为名人效应吧。”周至笑道:“这也是一种亚文化了,甚至都不需要是故里,只要是名人居住过,做过官,甚至经过,只要留下过记录和文字,那处地方往往都会拿出来说道。’

“前提是这些人名声得够好才行。”黄瑞山补充道:“像秦桧那种,乡人只会感到耻辱。”

“哦,这么一说我还想起来了,荥经还有一个大名人,不过名声也一般就是了。”

“谁呀?”李一佳问道。

“《水浒传》里王婆对西门庆说男人要得到女人的欢心,需得具备‘潘驴邓小闲‘五大属性,其中的‘邓”,就和这里有关。”

“富比邓通?邓通是这里的人?”这个人物中文系的人还是相当熟悉的,不过黄瑞山一直以为邓通是陕州那边的人,想不到竟然和这里有关。

“不是,邓通是嘉州人。”周至说道:“不过汉文帝赏赐给他的铜山,就在这里。”

“哇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