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477章 陈瑾vs小李子(第2页)

第477章 陈瑾vs小李子(第2页)

>我爸十年前外出打工,再没回来。您昨天送来那封他临终前写的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他说对不起没能养大我,但希望我能好好读书,抬头看天。

>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走了八十公里山路送来这份迟到了十二年的告白。

>现在我知道,我不是被抛弃的孩子,我是被人惦记过的。”

镜头转向窗外,老吴背着空邮包站在操场上,额头沁着汗珠。一个小男孩跑过去,踮脚把一朵野花别在他衣领上。

林默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送达,更是一场跨越生死的记忆修复。

第二天,他召集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我们要做一件冒险的事。”他说,“把所有素材整合成一部90分钟院线纪录片,名字就叫《听见的脚步》。”

顾辰皱眉:“这类题材很难进主流院线。投资方会嫌‘不够卖点’。”

“那就我们自己投。”林默打开银行账户余额截图,“这些年接广告、讲课攒的钱,全押上去。不够的话,我把房子抵押。”

王雨晴轻声问:“值得吗?”

“你知道电影院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林默反问,“不是银幕有多大,而是成百上千人同时流泪、呼吸、鼓掌。那一刻,孤独被打破了。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世界不是靠热搜推动的,而是靠这些看不见的人一步步走出来的。”

筹备期间,意外接连发生。

先是剪辑母带因服务器故障损毁三分之二;接着合作发行公司临时撤资,理由是“社会议题太沉重”;最严重的是,某自媒体发文质疑《信使》真实性,称“老吴徒步送信纯属摆拍”,并附上所谓“知情人士爆料”。

舆论迅速发酵。评论区出现大量攻击:

>“现在的纪录片都成苦情剧了?”

>

>“拍穷人博同情,导演是不是想拿国际奖?”

>

>“建议改名叫《眼泪收割机》。”

团队士气低迷。顾辰甚至提议删减敏感段落,加入明星访谈增加流量。

林默沉默一整夜。第二天清晨,他出现在艺术学院礼堂,面对上百名报名参与项目的大学生。

“你们相信真实吗?”他站在台上问。

无人应答。

他转身播放了一段从未公开的画面:暴雨倾盆的山路上,老吴滑倒在泥水中,邮包浸湿大半。他挣扎爬起,解开外衣,用身体护住几封标注“急件”的信函。镜头晃动剧烈,是随行志愿者手持拍摄,声音断续:

>“老吴!别管信了!”

>“不行……有个娃等着录取通知书……”

>“你疯了吗?这雨要引发山洪的!”

>“我疯不了……这些人等得起吗?”

全场静得能听见呼吸。

“这段我没剪进正片。”林默说,“因为它太痛了。可正因为痛,我才更要放出来。如果我们连真实的代价都不敢展示,那我们的‘真实’本身就成了表演。”

掌声雷动。

当天下午,数十所高校影视社团联合发起“万人联名观影倡议”;几位知名导演公开发声支持;更有普通观众自发组织街头放映活动,在广场、校园、工地搭起临时银幕。

压力之下,原发行公司重新签约。院线档期敲定在清明节前夕??一个关于记忆与归来的节日。

首映当天,影院座无虚席。开场前,林默站在幕后,听着观众陆续入场的脚步声。王雨晴递给他一张纸条:

>“张师傅来了,带着那位黑衣女人。”

灯光熄灭,片头缓缓浮现:

>**《听见的脚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