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474章 未进组已感受到压力(第1页)

第474章 未进组已感受到压力(第1页)

“瑞秋希望电科投资后,不得干预剧本的创作和修改!”

亚伦?安德森在电话里朝陈瑾说着。

陈瑾耸了耸肩:“这当然没问题!”

他还怕改了跟以前不一样呢,这样的剧本创作,那肯定是得尊重“原著。。。

清晨五点,城市还在沉睡。林默已经站在了城西一处老旧居民楼的楼下,手里拎着两杯热豆浆。他抬头望着三楼那扇亮着微弱灯光的窗户,窗台上摆着一盆半枯的吊兰,窗帘缝里透出昏黄的台灯影子。

这是《大地之声》的第一个拍摄对象??周素芬,六十八岁,社区清洁工,负责这条街十六栋楼的垃圾清运工作。凌晨四点起床,推着铁皮车挨家挨户收垃圾,十年如一日。她从不请假,哪怕去年冬天摔断了肋骨,也只是贴了几贴膏药继续干。

“您怎么来这么早?”门一开,周阿姨愣住了,围裙上还沾着昨夜剩饭的油渍。她刚煮完一碗挂面,正准备吃完就出门。

“怕错过您的‘上班路’。”林默笑着递上豆浆,“我请导演喝头一口热乎的。”

她接过,有些局促地搓着手:“这哪敢当导演……我就一扫地的。”

“可您扫的是整个小区的清晨。”林默轻声说,“没有您,孩子们上学踩的可能是馊水;老人晨练闻到的不是花香是腐味。您在替所有人扛起黎明前最脏的那一段路。”

周阿姨怔了一下,眼圈忽然红了。她低下头吹了吹热气腾腾的豆浆,声音很轻:“我男人走得早,儿子在外地打工,媳妇嫌穷跑了。没人等我回家吃饭,但我得让别人家能安心吃早餐。”

林默没说话,只把摄像机架好,悄悄打开了录音笔。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跟着她推车穿行在楼宇之间。垃圾桶旁总有翻找废品的流浪老人,周阿姨每次都会停下,挑出还能卖钱的瓶子塞进他们带来的编织袋里。“别蹲太久,冷。”她说着,顺手把自己的厚手套塞给一个哆嗦的老太太。

到了第七栋,一个小女孩抱着书包站在楼道口,怯生生地喊:“周奶奶……今天我家没人倒垃圾,我可以自己拎下来吗?”

“当然可以啊!”周阿姨立刻笑了,“你这是要学独立啦?真棒!”

孩子跑回去,不一会儿提着个粉红色小桶出来。周阿姨弯腰帮她把桶里的垃圾倒进大车,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奖励勇敢的小大人。”

林默站在几步外,镜头静静记录着这一切。他忽然想起苏婉曾问过他:“你觉得什么叫‘真实的力量’?”

现在他知道答案了??不是苦难的堆砌,而是即便身处琐碎与辛劳,仍愿意对另一个生命温柔以待。

上午九点,拍摄暂告一段落。林默陪她在路边长椅坐下,两人并肩晒着太阳。风里带着初秋的凉意,但阳光落在身上暖洋洋的。

“林老师,你说拍这个有人看吗?”她犹豫地问,“我又不出名,也没做过啥大事。”

“正因为您觉得自己没做大事,才更该被看见。”林默望着远处几个孩子追逐嬉戏的身影,“你知道吗?刚才那个小女孩,她妈妈跟我说,自从您每天准时出现在楼下,她女儿再也不怕天没亮就要去补习班了。因为‘只要看到周奶奶在,就知道这个世界还没睡醒,但它已经在运转了’。”

周阿姨怔住了,嘴唇微微颤抖。

“我们总以为英雄是拯救世界的那种人。”林默继续说,“可其实,更多时候,英雄是那些默默确保世界不会停转的人。您每天推着那辆吱呀作响的垃圾车,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千家万户的生活缝在一起。”

她低下头,眼泪无声滑落,滴在粗糙的手背上。

中午,林默回到工作室,顾辰正在剪辑《静音剧场》的幕后花絮。看到他进门,抬了抬眼镜:“听说你今早去了周阿姨那儿?”

“嗯。我想通了一件事??《大地之声》不能只是纪录片,它得有回响。”

“什么意思?”

“我们要让观众不只是‘看到’,还要‘回应’。”林默打开电脑,调出一份策划案,“比如下周,我们发起‘一日清洁工’体验活动,邀请志愿者跟着周阿姨走一遍她的路线。全程直播,所得打赏全部捐给社区环卫工人福利基金。”

顾辰眼睛一亮:“还可以联动学校,让学生写观察日记。甚至拍成短剧,在校园巡演。”

“对。而且每个被拍摄的人,都应该成为下一个故事的引路人。”林默指着文档中的一行字,“下一站,我想去聋哑学校教手语的李老师那里。她是听障儿童艺术团成立的关键人物,但她从来不上台。”

“那你打算怎么拍她?她几乎不接受采访。”

“我不拍她说话,我拍她听别人‘说’。”林默微笑,“用手语翻译孩子们的梦想时,她的眼神比任何语言都响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