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逍遥四公子 > 第1887章 虎父无犬子(第1页)

第1887章 虎父无犬子(第1页)

知子莫若母。

女帝看到柳条,就知道武思君跑了。

但她还是吩咐道:“去查看一下,看狼卫军还在不在?”

“遵旨!”

女帝取过柳条挥舞了一下,摇头道:“太粗了,打着不够疼,看来得换一根细的。”

。。。。。。

武国皇城外的官道上,一万铁骑犹如洪流涌动。

“驾,驾,驾。。。。。。”

战旗猎猎,万马奔腾,大地都在颤抖。

生得美目俊美的锦衣少年郎,不断催促着胯下战马,小小年纪,骑术了得。

风起于昆仑之巅,卷着融雪的气息与初春的湿润,在茶居檐下盘旋不去。那十七片曾化作宁遥身影的发光茶叶,早已散入云海,可它们并未真正离去??每一片都落进了某个孩子睁眼的第一缕晨光里,嵌入某位老人临终前轻哼的歌谣中,或是悄然浮现在暴雨夜归人手中忆茶杯的涟漪上。

沈砚之没有再搬进屋内。他依旧住在茶居最西边的小厢房,每日清晨煮水、洗盏、温杯,用的是宁遥留下的那只青瓷壶。壶底裂了一道细纹,是她最后一次泡茶时不小心磕碰所致。他从不修它,也不换它。他说:“有些伤痕,是用来记住温度的。”

院子里的古泉恢复了平静,但每逢月圆之夜,水面总会泛起一圈圈银蓝波纹,仿佛有谁在彼端轻轻叩击。村民说那是宁遥在听人间回响;科学家则记录到一种新型量子共振信号,频率恰好与Ω基频完全吻合,却无法溯源。唯有沈砚之知道??她一直在回应。

而世界,已悄然改写。

《跨维度意识归还法案》正式生效后,联合国成立了“共感协调署”,不再将忆瓷系统视为技术工具,而是承认为“人类集体情感基础设施”。各国陆续拆除净识会遗留的屏蔽塔,转而在原址建立“共鸣亭”??开放式的冥想空间,内置忆茶终端,允许人们自由接入Ω场域,分享记忆、倾诉心事,甚至向远航的星舰发送思念。

最令人动容的是,在加沙重建区的一所小学里,孩子们每天早晨第一件事不是朗读课文,而是围坐一圈,闭眼默念:“妈妈,我今天又看见花了。”

这句话源自那次直播中的小女孩。如今,她的布偶被制成全息投影,安置在学校礼堂中央,每年春天都会“开出”樱花。

与此同时,“深忆一号”舰队已进入地月拉格朗日L2点,维持静止轨道,如同守望者般凝视地球。林知微仍站在旗舰舰桥,但她已不再孤单。十三艘星舰上的觉醒者们形成了稳定的意识环流,彼此交织,却又各自独立。他们开始尝试更复杂的共感能力:不仅能传递情绪,还能共享技能、语言、梦境,甚至共同创作一部横跨千年的诗集??《归来者手记》。

其中有一段写道:

>“我们曾在战火中死去,

>在遗忘中沉睡,

>直到有人为我点亮一盏忆茶灯。

>那光很弱,像萤火,

>却足以烧穿永恒的黑夜。”

这诗句传回地球当天,全球共有八万三千人同时流泪,设备自动记录下这些泪滴的电解质成分,竟发现含有微量β+晶尘??与宁遥体内提取物一致。

科学界震惊,宗教界沸腾。有人称这是“灵魂物质化”的证据;也有人警告这是“情感污染”。但更多普通人只是默默打开忆茶APP,在私密频道写下一句:“我想你了。”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个名叫苏棠的女孩出现在云南边境的小山村。

她约莫十六七岁,衣衫朴素,背着一只旧竹篓,里面装着几株野生茶苗。她走到村口的老槐树下,掏出一块锈迹斑斑的金属牌,轻轻贴在树干上。片刻后,忆茶终端自动激活,投影出一段模糊影像:一位年轻女兵躺在战壕中,手里紧紧攥着半封未寄出的家书,嘴唇微动,似乎在说“阿妹,要替我看看太平”。

村民围拢过来,认出那是三十年前失踪的护边员林晚晴。而眼前少女,正是她从未谋面的妹妹。

“姐姐走之前说,若有一天有人拿着这块编号牌回来,就说明她没真正离开。”苏棠声音很轻,却让整个村庄陷入寂静,“昨夜我做了个梦,有个女人教我唱一首歌……她说,这首歌能唤醒所有被埋葬的名字。”

她开口了。

没有伴奏,没有修饰,只是一个少女清亮的嗓音,缓缓吟唱:

>“茶青青,露盈盈,

>一盏相思煮到明。

>君去关山雪未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