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 第662章老婆(第1页)

第662章老婆(第1页)

陈着昨晚睡的很舒服。

半梦半醒之间,倒是能模糊感知到身侧好像多了一个人。

薄被下的曲线凹凸有致,轻微的呼吸声如潮汐般规律,还有一缕若有似无的月桂冷香,在枕间幽幽萦绕。

陈主任这个人,。。。

冬至的雪还在下,细碎而执着,像是要把整个山谷都埋进一场温柔的遗忘里。可“失败博物馆”的灯光却彻夜未熄,像一颗不肯闭上的眼睛。马小兰写下的那句话被工作人员悄悄扫描上传至平台首页,作为新用户登录时的第一条引导语:“我不是被救的人。我是被听见的人。”系统自动生成了语音朗读版本,由她本人录制,声音清亮中带着一丝沙哑,像风吹过枯草的声音。

江辰没有再停留太久。他离开展厅时顺手关掉了主灯,只留下十二盏萤火灯在黑暗中微弱闪烁。他知道,真正的纪念不是照亮死亡,而是让生者学会背负着遗憾继续行走。

第二天清晨,一封来自西藏那曲的邮件悄然抵达项目总控后台。发件人是一位名叫次仁卓玛的藏族女教师,她在信中提到,学校附近牧区有个十三岁的女孩连续一周没来上课,家人称她“疯了”??整日蜷缩在牛粪堆旁喃喃自语,拒绝进食,也不愿与任何人对视。村医初步判断为急性精神障碍,但家属因宗教信仰拒绝送医。更令人揪心的是,这孩子曾在“萤火守护者”平台上活跃近一年,昵称是“云边的小羊”,最后一条留言停留在七天前:“我梦见阿妈回来了,她说对不起,她不该把我留给阿爸一个人。”

技术团队立即调取数据记录。过去三个月,“云边的小羊”共发送过四十七条私信,内容从最初分享草原上的野花照片,逐渐演变为断续描述夜晚屋内的异样动静、床板的吱呀声、以及“阿爸身上酒味和另一种我不认识的味道”。AI情绪模型早在十天前就标记了红色预警,但由于当地无签约心理咨询师驻点,自动转接机制延迟了响应时间。等志愿者尝试电话联系时,账号已处于离线状态。

江辰当机立断启动“极光应急响应协议”。这不是第一次面对地理与文化的双重隔绝,但这一次格外艰难??那曲冬季封山,航空受天气影响极大,常规救援车辆至少需要三天才能抵达。而孩子的状况可能撑不过四十八小时。

“用‘共情舱’不行,”林晚晴翻看气象图,眉头紧锁,“越野车根本进不去,积雪超过八十厘米。我们得换方式。”

“那就把‘舱’变成‘信’。”江辰突然说。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他解释道:“我们不能亲临现场,但能不能让‘存在感’先到?比如,以她的视角重建一段虚拟对话,录制成音频,通过村里的广播站播放?或者,请她曾经互动最多的几位线上朋友,集体写一封信,由老师念给她听?”

林晚晴眼睛一亮:“不止如此。如果她相信梦境是真的,那我们就进入她的梦。”

当天下午,一支由心理学专家、民族语言翻译和VR叙事设计师组成的临时小组成立。他们调出“云边的小羊”所有聊天记录,提取关键词:阿妈、转经筒、粉红格桑花、帐篷角落的布娃娃、夏夜星空下讲过的童话……然后开始构建一个五分钟的沉浸式音频剧本。

故事设定在一个雪山背后的秘密花园里,“小羊”遇见了乘着月光归来的阿妈。她们一起数星星,阿妈轻轻唱起一首古老的摇篮曲,并告诉她:“你不是坏孩子,也不是不干净。你是我的女儿,永远值得被爱。”结尾处,阿妈将一枚用冰晶雕成的铃铛挂在她手腕上,“每当风响起,就是我在听你说的话。”

这段音频经过三次修改,确保每一句都不带诱导性,不虚构事实,仅提供情感锚点。同时,团队联系到曾与她频繁通信的一名甘肃男孩,他在录音结尾加入了一句真挚的话:“你还记得你说想去看黄河吗?我帮你查好了路线,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出发。”

音频完成后,通过卫星链路传送到那曲县教育局,再由专人送往牧区小学。次日中午十二点整,校园喇叭准时响起。据老师反馈,原本蜷缩在角落的女孩忽然抬起头,泪水顺着冻裂的脸颊滑落。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手腕,仿佛真感受到了那枚不存在的铃铛。

第三天凌晨,她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我想洗澡。”

那一刻,远在兰州的技术员忍不住哭了。这不是医学意义上的治愈,而是一次灵魂的召回。

与此同时,“回声计划”在城市边缘也掀起了波澜。成都一位四十五岁的出租车司机陈建国(与定西教师同名不同人)在匿名倾诉中坦白:“我儿子去年跳楼死了。他留下的日记里写着‘爸爸从来不说爱我,只问分数’。我现在每天路过他学校门口,都会停几分钟,对着空气说一遍‘爸爸爱你’。”这条录音被选入“成人倾听者”培训教材,编号H-307。

令人意外的是,这段话竟触发了一位高三女生的强烈共鸣。她在平台上回复:“我也恨我爸,可昨天他蹲在阳台偷偷哭,手里攥着我小学的奖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系统自动推荐她参与“代际对话模拟”实验项目??戴上特制耳机后,AI根据其父亲过往行为模式生成一段虚拟对话,让她练习如何表达愤怒与原谅之间的缝隙。

三轮对话结束后,女孩打出一行字:“原来他不是不爱,只是不会。”

这种“反向疗愈”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关注。北京大学心理学院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萤火-极光”平台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社会情感网络,在代际、城乡、民族之间建立起非制度化的支持链条。它不替代专业治疗,但有效填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无法触及的“静默地带”。

然而,并非所有反馈都是正向的。

某天深夜,值班编辑收到一封措辞激烈的投诉信。发信人是一名中部省份重点中学班主任,声称班上有学生滥用平台,“编造家庭暴力情节骗取同情”,甚至利用“心灵驿站”发布的匿名故事博取关注,影响班级管理秩序。随信附有一段监控视频截图:一名女生在教室里对着手机哽咽讲述“父亲?打母亲”,而画面显示其父母刚在校外牵手买奶茶归来。

江辰看到这份材料时正在吃晚饭。他放下筷子,盯着那张截图看了很久。

“真实性的确难以百分百验证,”他对林晚晴说,“但我们不能因为怕被骗,就否定痛苦的存在。”

最终,团队决定不做删帖处理,但在该条内容下方添加弹窗提示:“本故事为用户匿名分享,平台尊重表达自由,亦呼吁真实发声。若您认为内容失实,请通过举报通道提交证据,我们将依法核查。”

此举引发新一轮舆论争议。有媒体批评平台“纵容虚假情绪消费”,也有学者撰文辩护:“在一个长期压抑表达的社会里,允许一定程度的‘表演性倾诉’,或许是通往真实的第一步。”

风波尚未平息,又一则消息传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团场中学,“心灵驿站”墙上贴出一封匿名信,笔迹稚嫩却字字锥心:“我知道偷东西不对,但我真的很想要那个文具盒,因为我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的新东西。老师说我是小偷,同学用胶带把我名字贴在黑板上。我现在不想活了。”

驻校志愿者第一时间介入,发现该生系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常年寄居亲戚家中,常遭冷遇。事件曝光后,校长召开全校大会,亲自撕下黑板上的名字纸条,并宣布设立“道歉角”与“愿望树”??每个学生都可以写下伤害他人或被伤害的经历,挂上树梢,由全班轮流朗读并讨论。

一个月后,那棵歪脖子老榆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纸条。有人写道:“对不起,上周我把你的橡皮扔进了厕所。”也有人写:“谢谢你借我雨伞,那天我没说谢谢,是因为我害怕显得软弱。”

江辰去参观时,正好碰上孩子们在集体焚烧过期“负面卡片”。火焰腾起的瞬间,一个小男孩大声说:“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开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