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陈飞来到了奥组委会议室,见到了一众高层领导。
体育总局局长、文旅局长、奥组委主席、还有一位副书记……
这阵容倒是够大的!
互相寒暄问好后,奥组委主席疑惑问道:“陈导,我们看了你提交上来的方案,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你所说的那个球幕影院式场馆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飞闻言,走到投影幕布前,调出一张穹顶状建筑的三维示意图。
他指尖轻点屏幕,介绍道:“各位领导,球幕影院不同于传统平面荧幕,它是将整个半球形穹顶作为投影载体,观众完全被360度环幕影像包裹。
简单来说,就是人站在球体内部,仿佛置身于宇宙、深海或者任何虚拟场景之中,视觉冲击力是普通影院的数倍。”
说着,他切换到奥体中心的设计模型,手中的红色光标沿着体育场轮廓游走:“我的提议是,在奥体中心顶部增设可开合式球幕结构,平时收起作为普通体育场使用。
但在开闭幕式时,球幕瞬间展开,配合地面升降舞台、空中威亚和ar特效……比如运动员入场时,穹顶投射出流动的银河,地面升起象征各国的虚拟地标,点燃圣火环节,球幕能呈现出从远古文明到未来科技的光影变迁。”
听着他这话,文旅局长微微皱眉:“这种技术实现难度应该不低吧?”
陈飞早有准备,调出一组数据对比:“领导,我们团队和国内外顶尖科技公司都有合作,采用模块化组装技术,难度并不算高。
以往开闭幕式,观众视角局限在地面舞台,而球幕能让每个人都成为沉浸式体验的一部分,这将是亚运史上从未有过的视觉革命。”
体育总局局长摩挲着下巴,目光扫过方案里的分镜脚本,沉思片刻后说道:“听起来确实震撼,但时间上……距离亚运会开幕只剩不到两年,能成吗?”
亚运会原定举办时间是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可因为疫情影响,被推迟到了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
这也正是陈飞会推荐在奥体中心基础上做球幕影院的原因。
一年时间可能有点赶,但两年绝对没问题!
他挺直脊背,语气铿锵:“我们已经完成了技术可行性验证,只要这个月能确定方向,团队可以24小时轮班推进,保证如期完成建设。”
闻言,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投影幕布上那震撼的cg效果展示,不免有些心动。
“可是这成本……”
陈飞微微一笑,打断道:“成本问题我早有考量;山河影视城正在规划二期扩建,我计划在那里同步建设一座同规格的球幕影院。
亚运会期间,场馆可作为主会场使用;赛事结束后,整套设备将无缝迁移至影视城,作为长期文旅项目运营。
这样一来,不仅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还能通过后续收益反哺建设成本,争取不给杭州当地增添负担。”
副书记闻言,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你这是打了个时间差,既满足赛事需求,又盘活后续资源,好算盘!”
文旅局长也频频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方案绝对是可行的。
但如果需要杭州当地出这笔钱,跟上面可不好交代,毕竟奥体中心的建设本就费了不少钱。
奥组委主席轻叩桌面,环视众人:“既然技术、成本都有保障,我提议进入下一轮讨论,小陈,你先回避下,我们开个会商议一下具体流程。”
“好的。”
陈飞转身,径直离开了会议室时。
这一等,又是五天时间一晃而过。
酒店窗外的树叶子逐渐泛黄,陈飞在房间里反复打磨着方案细节,手机始终保持着24小时待命状态。
直到11月25号这天早上,奥组委的电话终于响起。
听筒里传来的确认声让他的手都在微微发颤。
方案终于通过了!
当天下午,陈飞便与项目对接人在奥体中心施工现场正式碰面,简单沟通了一下改造的细节。
翌日,工程师就位,开始测量点位。
紧接着,五支专业施工队入场,采用模块化搭建方式,先在场外预制构件,再进行现场组装。
12月初的清晨,路过奥体中心的市民突然发现整个场馆都被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