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你是否曾因沉默而伤害他人?
三、你愿为下一代守护何种自由?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与此同时,北方冰原深处,一座被冰雪封存千年的古殿悄然开启。殿内壁画描绘着远古时代的“命格之战”??一群普通人手持简陋法器,对抗悬浮于空中的金色巨影。画面尽头,一人背对众生,掌心托起一团火焰,题字曰:“薪尽火传,非一人之事。”
考古队发现此地后上报朝廷,却被高层压下消息。然而第三日清晨,全国各大书院的墙壁上,竟同时浮现相同壁画的拓印,墨迹未干,仿佛刚从地下走出。
人们开始议论纷纷:难道真有一种力量,能穿越时空,唤醒沉睡的良知?
而这一切发生之时,阿舟正躺在破晓书院的老屋里休养。
窗外梨花纷飞,屋内药香弥漫。他已经无法起身,连说话都变得困难。可每当有人来看他,他总会努力挤出笑容,问一句:“今天,有没有人提出新问题?”
这一天,一个盲童被母亲带来见他。
孩子天生看不见,却极聪慧,能凭声音辨人心。他摸着阿舟枯瘦的手,忽然问道:“爷爷,你说的那个人,是不是很孤独?”
阿舟一怔。
良久,他点点头:“是啊……他走的路,从来没有人走过。”
“可他不怕吗?”
“怕。”阿舟轻声道,“但他更怕的,是所有人都停下脚步。”
孩子笑了:“那他就不算孤单了。因为我昨晚做梦,梦见好多人都在跟着他走路,有的拄拐,有的受伤,还有的边哭边走。但他们都没有回头。”
阿舟闭上眼,泪水滑入鬓角。
他知道,那是林寒的意志,已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几天后,阿舟在睡梦中安然离世。
没有举办葬礼,也没有立碑。按照他的遗愿,身体火化后,骨灰撒入启明河。当晚,整条河流泛起淡淡荧光,持续七日不灭。渔夫们说,鱼群游动时,鳞片上映出的不是月光,而是无数细小的文字,连起来竟是《觉醒者盟约》全文。
又过了五年。
共议庭运作渐趋成熟,民间自治组织遍布各地。曾经被视为异端的“个体命格论”已成为基础常识,学校教材中明确写道:“每个人的命运,始于出生,成于选择,终于担当。”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仍在。
西部边境传来消息:一支神秘势力正在集结,他们自称“归序者”,宣称要“终结混乱,重建绝对秩序”。其首领从未露面,但每次出现都会带来一场诡异现象??所有人在一段时间内失去自主意识,行为完全一致,如同梦境中的傀儡。
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在各地挖掘古代遗迹,尤其是与“命格共鸣技术”相关的遗址。有情报显示,他们试图复制当年那位“神明”的做法,将亿万人的意识融合,创造所谓“完美共同体”。
共议庭紧急商议对策。
有人主张武力镇压,有人建议封锁信息以防恐慌,唯有那位曾举手提问的小女孩站了出来,说:“他们害怕选择,所以想取消选择。但我们不能用强制去对抗强制,否则我们也会变成他们。”
她提议派遣“思辨使团”前往边境,不带武器,只带书籍、讲义和一面碎镜。
众人哗然,认为此举无异于送死。
但她坚持:“如果我们连对话都不敢,还谈什么觉醒?”
最终,使团成行。
三个月后,前线传来惊人消息:归序者大军竟自行瓦解。首领在最后一次集会上当众撕毁法典,跪地痛哭:“我们以为统一思想就能避免痛苦,却忘了痛苦本身就是活着的证明。”
原来,使团成员并未辩论,也未宣讲,只是每天在营地外支起一张桌子,摆上笔墨纸砚,邀请任何人写下自己的故事。起初无人理会,后来渐渐有人偷偷前来,写下童年记忆、亲人离世、爱而不得……短短一个月,堆积如山的手稿铺满了整个山谷。
当这些文字被大声朗读出来时,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别人也有恐惧,也犯过错,也曾想要放弃。可正因如此,他们的存在才真实。
这场“无声之战”被后世称为“纸墨之役”。
而在此期间,宇宙深处某片新生星域中,一点微弱光芒悄然凝聚。
那是林寒散逸的意识之一,在混沌中漂流多年后,终于捕捉到一丝熟悉的频率??来自地球某个角落的孩童歌声。那是一首新编的童谣,旋律简单,却蕴含强大的精神共振:
>“星星不说谎,
>风会记住方向。
>即使黑夜很长,
>也有人不愿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