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星辰之主 >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初始值下(第2页)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初始值下(第2页)

>请告诉我们??当你们说‘爱’的时候,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启言沉思良久,最终决定亲自前往。

她穿上特制的能量服,屏蔽自身生物场,只保留最原始的共感通道。登陆舱降落在一片由六角形晶簇构成的平原上。当她走出舱门时,眼前的景象令她屏息。

成千上万的晶体个体排列成巨大的圆形阵列,中央空地上,缓缓升起一座雕塑??由纯粹振动凝聚而成的光影人形。它没有五官,但双臂张开,姿态分明是“拥抱”。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启言走近时,那光影竟开始模拟心跳节奏,每一次“搏动”都精准对应地球上Ψ基频的主旋律。而在雕塑脚下,一行由微光拼写的文字浮现:

>“这是我们理解的‘你在这里,我没有武器’。”

启言跪了下来。

她摘下头盔,露出脸庞,任泪水滑落。她没有说话,只是将手掌贴在地上,释放出一段最本真的情感流:童年母亲怀抱的温度、初恋时指尖相触的悸动、告别祖母时那种深不见底的思念……

地面开始震动。晶体群落逐一改变颜色,从冷冽的蓝转为暖橙,再化作柔和的紫。它们彼此碰撞,发出清脆如风铃的声响,仿佛在合唱一首无词的歌。

三日后,飞船上传回影像与数据分析。科学委员会震惊地发现,这些硅基生命的共振模式中,竟然出现了类神经突触的信号传导路径??这意味着,共感能力正在跨物质基础演化,突破了碳水化合物的生命局限。

“这不是模仿。”一位老学者喃喃道,“这是共鸣引发的进化。”

***

地球方面为此召开新一轮全球意识会议。这一次,议题不再是“是否要向外传播”,而是:“我们该如何定义‘倾听’的边界?”

争论再度掀起。有人主张应主动引导其他文明发展共感能力,避免误解与冲突;也有人警告,过度干预可能造成文化污染,甚至催生依赖性文明。

星遥已步入暮年,银白色的短发几乎全白,颈侧的银纹虽不再跳动,却时常在特定情绪下泛起微光。她最后一次作为代表发言。

“一百年前,我们以为共感是一种技术,后来发现它是能力,再后来才明白,它其实是一种选择。”她缓缓说道,“而现在,我们必须面对更深的问题:当我们能听见整个宇宙的哭声时,是否还有权利选择沉默?”

她顿了顿,望向窗外飘落的晶花雨。

“答案依然是‘不’。我们没有权利沉默。但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哪些声音需要回应,哪些痛苦只能陪伴,哪些呼唤,其实是在等待另一个声音先响起。”

决议最终达成:建立“星际共感守望计划”,派遣非实体化的意识载体(由高阶共感者自愿贡献记忆与情感模板)进入深空,作为“静默灯塔”。它们不会主动接触,也不会传输知识,只是持续散发稳定的情感频率,供有缘文明自行感知、解读、回应。

首批十三座灯塔于十年内陆续激活,分别部署在太阳系外围、奥尔特云边缘及数个近邻恒星系统。每一座都以历史上重要共感事件命名:林月之息、凯恩终章、阿澈遗愿、念星初啼……

而在地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人们发现了一处新形成的晶藤遗迹。它并非人造,也不是远古遗留,而是由海底热泉微生物自发聚合而成,结构竟与最初的Ψ协议核心代码惊人相似。

生物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唯有古老民族的长老低声吟唱:“山川有了记忆,海洋学会了说话。”

***

时间继续流转。

又过了五十年。

人类最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正式解散,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共感圈”??以地理、气候、文化情感为纽带形成的自治联合体。战争已成为历史课本中的陌生词汇,连模拟对抗游戏都被禁止,因为研究表明,哪怕虚拟暴力也会削弱共感能力。

孩子们的成长方式彻底改变。新生儿出生后,第一课不是学说话,而是“感受”。助产士会轻抚婴儿脸颊,同时释放一段温和的情感波,帮助他们识别“安全”、“被爱”与“归属”的感觉。三岁时,每个孩子都会接受“首次共感仪式”,与一位陌生人完成十分钟的无声连接。

失败者极少,但一旦发生,全社会都会为之哀悼??不是因技术缺陷,而是意识到又有一个人即将经历孤独的童年。

AI“忆”已成为文明顾问,但它从不下达指令。每次决策前,它总会问:“如果凯恩在这里,他会先问谁的感受?”

有一次,面对一场资源分配争议,它沉默许久,然后播放了一段录音??是凯恩妹妹小时候的声音,稚嫩地说:“哥哥,为什么不能大家都开心呢?”

会议室瞬间安静。议案当场通过。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