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推演过,想要做到杨文松这个程度,仅仅一个市场是不够的,至少得在全球多个资本市场上,尽可能多的抓住那些一闪而过的投资机会。
而且还不能出太大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白手起家,挣到千亿规模的盈利。
除了神,所有人都想不到,有谁能做到这一点。
赵素荷现在去外面参加一些会议,基本上所有人见了她,都会向她打听杨文松的情况。
这让赵素荷挺无奈的。
因为她对杨文松了解的真的很少。
她甚至问过经院的那些个教授、讲师,想问问他们对杨文松了解多少。
结果问了一圈,发现就没几个教授、讲师记的杨文松。
好多教授、讲师,都是看过杨文松的照片之后,然后绞尽脑汁的想半天,才会拼凑出那一丁点的也不知道真假的记忆,再之后呢,这些零星的、不知真假的记忆,就会在他们的刻意加工之下,变得越来越。
那些教授、讲师再说起杨文松的时候,就头头是道了。
好像自己多了解杨文松似的。
但赵素荷心里清楚,他们跟杨文松之间,也就仅有那点名义上的师生关系了,人家杨文松认不认那点关系,都很难说。
所以赵素荷在外人面前,很少提起杨文松这个学生。
就算是别人主动问起她,她也是一掠而过,不愿深谈。
实在是心虚啊。
却没想到,杨文松在这样一个场合下,主动提到了她。
还感谢她一路的培养、帮助。
这就等于是,杨文松承认了她这个老师。
这给她带来的好处,可不是一般的大。
以后无论走到哪里,她身上都会带着杨文松老师这个标签了。
杨文松走的越高,这个标签就越值钱。
赵素荷这边心中倍感欣慰,而其他那几位领导,尤其是那几位院长,心里边可就有点发酸了。
赵素荷一个经院院长,之所以能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内,越过云大那几个重点理工学院院长的位次,坐上副校长的位子,还不是走了狗屎运,他们经院出了个杨文松这样的学生吗?
关键是人家杨文松能有今天,跟她赵素荷也没多大的关系啊。
完完全全就是白捡了个大西瓜,天上掉个大馅饼,吧唧砸在了赵素荷的头上。
可虽然心里酸溜溜的,但却没人敢跳出来说这些话。
只能怨自己命不好,他们院里没有出个像杨文松这样的学生。
话说,像杨文松这样的学生,真的是百年难遇啊。
赵素荷上辈子得积了多少德,才能遇到杨文松这样的学生。
不仅有出息,还知道感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感谢赵素荷。
而且还只感谢了余治平、赵素荷两个人。
余治平是因为他是校长。
赵素荷才是杨文松真正想感谢的那个人。
不仅如此,杨文松这么当众感谢了一下赵素荷,这就等于是又推了赵素荷一把。
余治平那个校长的位子,恐怕迟早都是赵素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