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52章 旧宦初辟英贤共跡(第2页)

第52章 旧宦初辟英贤共跡(第2页)

炙羊肉的青烟混著香料味,猛地窜起。

卖元宵的小贩將白嫩的汤圆下入滚水,吆喝声清亮。

巷子口的餛飩摊前,白雾蒸腾,早已坐满了结束一天劳作的匠人。

街边的空地上,耍把式的艺人引来一片叫好。

说书先生的醒木一拍,连过路的行人都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孩子们举著刚买的画,在掛著各色纱灯的店铺前追逐打闹。

而在这片生机最盛处,京城最有名的酒楼“泰丰楼”三楼,一扇临窗的雅间里,正透出最豪迈的笑声。

“各位同僚!”曹鼐举起酒杯,俊朗的脸上带著几分酒意和前所未有的豪情,“为集贤馆!为陛下!为我等『致君尧舜的今日,满饮此杯!”

“满饮此杯!”同科的钟復与新晋编修李贤亦同时起身。

他们三人,连同刘球、高谷等人,名字已赫然出现在了昨日司礼监刚刚下发的“集贤馆学士”名单之上。

这是天子亲擢,是圣眷,更是他们这群锐意进取的青年翰林,得以绕开內阁,直达天听的青云之路!

楼外,街上。

一顶朴素的四人抬官轿,正被这喧闹的人潮挤得缓缓而行。

轿內,工部右侍郎周忱,正疲惫地靠在软垫上,闭目揉著眉心。

他刚为了英国公整飭京营所需的军械用料,与兵仗局和户部的官吏们扯了整整一个下午的皮。

行至街口,轿外的喧闹混著食物的香气,开始丝丝缕缕地从轿帘缝隙里钻了进来,搅得他有些心烦意乱。

他微微睁开眼,不耐烦地用指尖挑开轿帘一角。

外头那股混著油烟和笑闹的活气,立刻扑面而来。

他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在衙门里勾心斗角了一下午,此刻,才算回了人间。

而与主街的热闹不同的是,街市口的一条胡同里,则显得格外安寧。

刚从首辅杨士奇府邸告辞出来的年轻学子彭时,正与他的好友商輅,行走於此。

彭时似乎仍对刚才的拜访心有余悸,他有些自嘲地对商輅笑道:“杨阁老府上,真是气度森严。我不过是借著同乡之谊,呈上一封家书,竟被唬得连大气也不敢出。”

商輅闻言失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呀,就是太老实。那杨府是什么地方?內阁首辅的府邸,半座朝堂。別说是你,就是新科的状元,进去也得矮三分。你没在那儿失了仪,已经算是有胆色了。”

“不过,那里的规矩再大,也管不著外面的天地。”

“走,”他拉了彭时一把,“万岁爷解了宵禁,咱们不去亲眼看看,岂不是辜负了这番圣恩?去银锭桥,看看这真正的人间烟火!”

月光洒在什剎海的水面上,如同碎银。

横跨於水面的银锭桥上,正游人如织,灯火如昼。

酒酣耳热的曹鼐、钟復和李贤三人,结伴从泰丰楼出来,曹鼐意犹未尽,指著远处波光粼粼的什剎海,笑道:“走,咱们沿河散散酒气!”。

当他仨刚刚踏上银锭桥的桥头时,再桥的另一头,周忱的官轿也恰好也行至此处。

或许是厌倦了轿內的沉闷,周忱提前下了轿,独自一人,迎著晚风,缓步走上石桥。

而在他身后不远处,刚从杨府方向偕行而来的彭时与商輅,也信步走了上来。

桥中央,三方不期而遇。

周忱一身四品官袍,神情疲惫而肃然,当看到了曹鼐等人官服上的翰林补子,出於官场礼节,他微微頷首。

曹鼐、李贤、钟復三人,也立马认出了桥上这位以干练著称的工部侍郎,连忙停步,长揖还礼。

彭时和商輅则被这几位京城大员的气度所折,敬畏地驻足路边,躬身行礼。

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一句寒暄。

他们只是在这座小小的石桥上,完成了一次短暂而沉默的交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