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决定趁热打铁,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想法。“妈,爸,你们看,阿紫阿姨的例子就摆在我们面前。幸福并不是由家世背景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两个人是否真心相爱,以及对方是否具备上进心和责任感。门当户对固然重要,但在如今这个时代,个人的能力和品质更为关键。”
父母听后,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们开始意识到,女儿的成长和独立思维或许正是他们一首所期望的。
见父母还在消化自己提出的观点,李秋月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她眉飞色舞地继续说道:“爸妈,你们最近听说过咱们江北市的风云人物孟夏吗?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李秋月充满期待地看着父母,希望用这个生动的例子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孟夏?"父亲低声重复了几遍这个名字,眉毛微微皱起,似乎在记忆中搜寻着什么。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是不是那个把恶霸虎爷打残了的年轻人?我听说他可不得了,孤身一人勇斗歹徒,真是个勇敢的小伙子!"
"没错,就是他!"见父亲知道孟夏,李秋月内心雀跃不己,就像意外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
她激动得眼睛发亮,整个人都洋溢着喜悦,仿佛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个发现让她对即将展开的讨论充满信心,期待能够借此彻底改变父母的传统观念。
“我也听说过这个人”,母亲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大家都在传颂他是如何英勇地将恶霸虎爷打残,成为了为民除害的大英雄。”
在丈夫的提醒下,这些关于孟夏的传闻再次清晰地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那你们知道他是做什么工作的吗?”李秋月故意抛出这个问题,因为她要以孟夏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彻底打破父母“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为接下来要谈论的重要话题做好铺垫。
她满怀期待地注视着父母,渴望看到他们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因为孟夏的故事无疑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个关键时刻,李秋月深知自己需要充分的证据来说服父母,而孟夏的奋斗经历则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
“这倒不太清楚。”父亲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
虽然贵为公司总裁,但他平日里总是被繁重的商务会议和决策事项缠身,连吃饭的时间都要掐着表计算,更遑论去关注那些街头巷尾流传的闲言碎语了。
他常常自嘲,连家里的事情都无暇顾及,有时甚至觉得自己的生活像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竞赛,处处充满挑战和压力。
在他看来,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远不如公司报表上的数字来得重要。他常常为了公司的发展而废寝忘食,每天处理着各种复杂的事务,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一刻是放松的。即便是回到家,脑子里也常常想着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始终认为,只有公司的持续增长和成功,才能为家庭带来更稳定的生活,这也是他为什么对每一个决策都如此谨慎的原因。即便如此,他也偶尔感到无奈,觉得自己错过了许多生活中的小确幸。
"莫非你了解内情?"母亲闻言立即来了兴致,她放下手中的茶杯,身子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眼中闪烁着求知若渴的光芒,连眼角的细纹都因为期待而舒展开来。
母亲向来对各种故事和传闻充满了好奇,她喜欢听别人讲述那些有趣或者感人的事情,此刻的她显然是被这个话题深深吸引住了。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更多细节,仿佛己经置身于故事之中,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期待。
李秋月心里暗自好笑,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她当然再清楚不过了,关于他的故事,她不仅是亲历者,更是参与者。那个让她魂牵梦萦的人,那个即将成为父母乘龙快婿的人,他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刻在她的记忆里。他的坚韧、他的善良、他的努力,都让她为之动容。
她想起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他总是能咬牙坚持,用微笑温暖身边的人。他曾在寒冷的夜晚为她披上外衣,却不顾自己瑟瑟发抖;他为了实现一个小小承诺,尽一切努力去办到,毫无怨言。
这些细节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在她的回忆天空,让她愈发坚信,他就是自己一生的伴侣。
"他是在偏远山区长大的孩子,"李秋月的声音轻柔而温暖,仿佛在讲述一个珍藏己久的故事,"十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他父母的生命,从此他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是善良的乡亲们用微薄的力量支撑着他长大——张家给他一碗热饭,李家送他一件旧衣,就这样在艰难困苦中慢慢长大。"
“在那个贫困的山村,人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大家还是愿意伸出援手,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他从小就学会了感恩,也学会了在逆境中生存。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每天早早起床,帮助乡亲们干农活,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季,他从不抱怨。”
“他的坚韧和善良感动了村里的人们,大家也更加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虽然生活充满艰辛,但他从未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说到动情处,她的眼中泛起温柔的光,语气里满是对孟夏的疼惜。孟夏的成长历程充满了艰辛,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真是个命苦的孩子啊!"母亲忍不住叹息,眼眶微微发红。
虽然素不相识,但身为母亲的她本能地对这个失去双亲的孩子产生了深深的怜惜,"那么小的年纪就失去父母,真不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母亲的心中充满了同情,她无法想象一个孩子如何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想到自己子女的幸福成长,她更觉心痛,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孤苦无依的小男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画面。
"高中毕业时,以他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本是轻而易举的事。"李秋月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可是贫困的现实像一堵高墙,硬生生阻断了他的求学之路。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含泪放弃学业,回到家乡耕种父母留下的那几亩贫瘠的土地,继续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