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荏苒,光阴似箭。
转眼来到了朔阳派十年一度的宗门选拔,这是每位有志于修行的外门弟子,都必经的重要时刻。
并非说,呆在外门就无法修得大道,只是相比起来,内门的修行资源更佳、更专、更全面,单论每日的修行时间,内门就比外门多出二倍。当外门弟子在忙于勤务之时,内门弟子依然可以专注修为;当外门弟子囿于功法、术式的寡薄之时,内门弟子早已海纳百川,融会贯通。故此,才有“欲登仙台,早入宗门”的说法。
当然,内门所肩负的责任也更大,相比起外门只负责门派庶务不同,内门的修行与六疆苍生的安危息息相关。内门弟子每年有一半的修为,都要用作殁地殇气的封印,因此,内门弟子若本身资质不佳,或消极怠惰,也会面临着修为停滞不前的风险。
但天才还是废材,总得先试一试不是?
与所有参与宗门选拔的弟子一样,风无碍起了个大早,用灵泉洗漱后,还特地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总结出的考题重点再浏览一遍,拖到最后时刻,才信心满满地踏上云鸢,向问道台飞去。
宗门选拔的地点,设在问道台最高处的问道堂。选拔的过程,设有功法、术法、道法三重考验,其一功法的考验以题试为准绳,其二术法的考验以武试为依傍,最后道法的考验,则是基于前二场考核的结果,获得与宗门门主口谈道法的资格。
今日是第一场功法题试,没了贩卖考题的隐患,风无碍对自己非常有把握,不说将“大日普光诀”倒背如流,即便是历届的考题,也做到心中有数。
万缕金光下,她抬起双目,踌躇满志地,随着选拔者队列走进问道堂。
廊檐下悬挂着的,八千八百一十九副赤金铃铛,同一时间响起,呼应着心跳的频率,响彻天际。
转瞬,风息声止,风无碍进入问道堂最外层的地阁。迎面而来的,是朔阳派历代掌门,与宗师的传世之作,有入木三分的雄浑掌印,有出神入化的隽永剑气,还有各种各样的符笔、丹丸、阵型、医卷……所有前人修行的精髓,皆陈列在了这里,供后人仰望、领悟、追随、超越。
过了地阁,便转入了中间的天亭。天亭无廊檐,亭内开阔无一物,唯地上以水玉为棋,模拟宇宙大星三千、中星九千、小星万万千的四时轮转、百年更迭,围绕着太阳运转的星轨。
风无碍踏过星轨,穿越银河,仿佛历经时间的洪流,终于走进了最中心的二十八列位。
列位上,掌门李克非、四大宗门门主、九大外门授业长老皆已就位,下首是层层摆开的单人书案,案上铺着本次宗门选拔题试的卷子,卷上压着一众选拔者的名牌。众人按照名牌所示,络绎入座,题试考验宣告开始。
起先,风无碍答得非常顺畅,每道题看起来都似曾相识,许多答案都一蹴而就,直至最后一道题出现在眼前,突然有了不妙的预感。
卷子的最后一面,只有一道题,上面写着,“大日普光诀玉成于五千年前,首开六疆修行之先河,后经玄门历代宗师发扬,衍化出一百零八种基本功法,创三千术法之源流。请解析大日普光诀与各门、各派术法之间,有哪些普遍存在的干系?”
风无碍脸上瞬间僵住,她拿起卷子前后翻看,确认是一体的;又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再凝神聆听,四周一片奋笔疾书唰唰声,霎时手心出汗,两眼一抹黑。
不是,历届的考题,也没有见过这样深奥的啊?又没去过其它的门派,谁知道各门各派有什么术法?!风无碍心中腹诽。但看左右前方的人,手中写得飞快,没有一丝停顿、迟疑的样子,她又疑心自己,是否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就这样,第一场题试,在风无碍惴惴不安中结束。交了卷子后,她迫不及待回去遍翻典籍,确定没有找出,任何与答案相关的线索,再思及“我不懂,别人自然也不懂”,才稍稍放下心来。
如此十日过去。
终于来到了宗门选拔武试的日子,风无碍睡饱喝足,雄赳赳、气昂昂向山顶的云栈走去。
朝云绚丽,清风拂面。她迎着初升的骄阳一路前行。
忽然,山边传来一道清冽的女音:“那个弟子,你去给我把鞋子捡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