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本王的科技树长歪了 > 砲械困局(第2页)

砲械困局(第2页)

“此砲……确显精良!”曹玮的下属点头赞许。

军器监的官员则面色复杂,既惊讶又有些不服。

工部的人记录着数据,默不作声。

首次试射,取得了初步成功!改进型双梢砲被命名为“靖安砲”,小批量投产,配发边军试用。

赵楷备受鼓舞,信心大增。他趁热打铁,开始将目标投向更先进的配重式投石机。

配重式砲(类似西方的trebuchet)利用重力势能,比人力牵引更省力,理论上可以实现更大的射程和威力,是应对西夏超大型砲的关键。

但这意味着更复杂的设计和计算。配重与射程的关系、砲梢的弹性形变、释放机构的设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难题一个接一个。

赵楷再次陷入了“土法科研”。没有力学公式,没有有限元分析,他只能依靠比例模型和反复试验。

他在工坊角落里搭建了小型试验台,制作了不同比例的砲械模型,用陶土做配重,发射小石子,记录各种参数组合下的射程数据,试图找到经验公式。

过程枯燥而低效,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物料。工部的“督导”不时来巡查,对他这种“浪费”行为颇有微词,但碍于曹玮的支持和上次试射的成功,暂时没有发作。

狄明月得知他在搞“砲械”,又兴奋起来,不时跑来“观摩指导”,还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些关于西域“回回砲”(早期配重式投石机)的模糊传闻和图画,给了赵楷一些启发。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调整,赵楷终于设计出了一款中型配重式投石机的图纸。他将其命名为“震虏砲”。

“震虏砲”采用了相对科学的砲梢比例和配重设计,改进了释放机构(尝试用杠杆挂钩代替简单的绳索套拉),加固了支架和回转基座。

制作过程更加艰难。大型砲梢的选材和加工要求极高,沉重的配重筐(需装数石配重物)对结构和地基都是考验,精巧的释放机构对铁匠的技艺更是挑战。

就在赵楷全力攻关“震虏砲”时,坏消息再次传来。

前线急报:西夏人的超大型配重砲已经投入实战!围攻某处堡寨,发射的巨石化若流星,威力惊人,宋军城防承受巨大压力,伤亡惨重!枢密院严令,新砲研制必须加快!

压力骤增!

赵楷日夜守在工坊,督促制作。然而,越急越容易出错。

在第一次全尺寸“震虏砲”试射时,悲剧发生了。

由于砲梢一根关键承压木料内部有暗伤(材料检验不足),加上释放机构调试不到位,在第一次重载试射时,砲梢在巨大应力下骤然断裂!沉重的配重筐轰然砸落,砸坏了砲架,飞溅的木屑击伤了几名nearby的砲手!

万幸的是,没有人员死亡,但试射彻底失败,现场一片狼藉。

消息传回,朝野震动!

王貺等人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立刻跳了出来,疯狂弹劾!

“赵楷好大喜功,擅改军制,致使砲毁人伤,险酿大祸!”

“其所谓新法,华而不实,徒耗国帑,贻误军机!”

“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奏疏雪片般飞向枢密院和皇帝案头。

曹玮的压力巨大。试射失败,伤人毁砲,是事实。他不得不暂时叫停了“震虏砲”项目,让赵楷停职反省。

赵楷再次从云端跌落谷底。看着散架的砲体和受伤的工匠,他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挫败感。

材料!又是材料!还有工艺!结构设计再完美,没有可靠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来实现,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深刻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太急于求成了,忽略了基础工业的支撑。在这个时代,设计超越现有工业能力的复杂机械,风险极高。

或许,皇后叫他“稳妥”,是对的?

就在他意志消沉、准备接受处分时,曹玮再次秘密召见了他。

值房内,曹玮面色凝重,却没有责备他。

“此事,你确有失察之过。”曹玮缓缓道,“然,西夏新砲之威日炽,边关告急,新砲研制,刻不容缓。陛下之意,功过相抵,着你戴罪立功,继续研制新砲,然需万全,绝不可再出纰漏!”

赵楷愣住了。皇帝竟然还愿意给他机会?

曹玮压低声音:“然,朝中物议汹汹,陛下亦难全然回护。此番,陛下有口谕……”

赵楷心中一凛,屏息静听。

“……着将作监、军器监、工部虞衡清吏司,及京中各大匠坊,共组‘砲械革新会’,集思广益,共研新砲。赵楷,你为副提举,然需受正提举(工部侍郎兼)节制。一应设计、试制,需经会审核准,方可施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