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升起一座全新的石碑,通体漆黑如墨,碑面无字,却不断有光影流转,仿佛容纳了亿万生灵的悲欢离合。
“此碑,名为《同归》。”
林玄道,“它不许人复活死者,也不允强行逆转生死。
但它能让所有心怀执念者,在临终一刻,共享彼此的记忆与情感。
母亲能看见孩子长大成人,战士能听见家人呼唤名字,恋人能在最后一息感受到对方的温度……这才是真正的温柔。”
众人震撼无言。
唯有叶清瑶忽然想到什么,急声问道:“可陈渊呢?他在灰白世界承受一切反噬,若有了《同归碑》,是否……还能回来?”
林玄沉默片刻,摇头:“不能。
他已经成了平衡之枢的一部分,如同天地呼吸间的静默。
他的存在已被抹去,连因果都无法追溯。
但……”
他顿了顿,望向远方,“他留下的东西,还在继续生长。”
***
三年后,中州王城外建起第一座《同归祠》。
每逢清明、寒食、冬至,百姓便携亲眷遗物前来祭拜。
只需将信物置于祠堂中央的黑碑之下,闭目凝神,便能在意识深处看到逝者最后的画面,听到他们未出口的话语。
一位老农抱着孙子来到祠前,放上一枚磨得发亮的铜钱。
那是他儿子战死前线时攥在手中的唯一遗物。
片刻后,老人老泪纵横??他看到了儿子倒下前的最后一幕:年轻的士兵躺在血泊中,望着天空喃喃:“爹,别哭,我在那边挺好。”
一名少女跪在碑前,手中握着半截断簪。
那是她早夭妹妹最爱的饰物。
她闭眼瞬间,脑海中浮现妹妹稚嫩笑脸:“姐姐,你说要带我去海边看浪花,我没等到,但我梦见了,真的好美。”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同归祠》,泪水与微笑交织,哀伤与慰藉共存。
人们发现,原来不必真正复活,也能完成告别;原来最深的思念,不是挽留,而是理解。
而就在祠堂建成当晚,北斗第七星忽然大亮,持续整整一夜。
守夜人说,他看见一道白衣身影掠过祠顶,轻轻落在黑碑之上。
那人低头凝视碑文良久,随后伸手,在碑侧添了一行小字:
**“我不是回来了,我只是舍不得你们哭得太久。”
**
次日清晨,字迹消失无踪。
唯有碑面多了一道浅浅掌印,温热如初。
***
十年光阴流转。
逆命书院更名为“守愿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