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新的讯息浮现:
>【异常波动检测:西荒沙眼深处,检测到‘亡者回响频率’】
>附注:疑似与铜铃预言相关??“如何用一顿饭,让死去的人复活?”
宁拙眼神微凝。
他知道,这不会是巧合。
北冥渊一行揭开了过去的真相,而这一次,命运将逼他直面最深的禁忌??生死界限。
“你要去?”
盘丝娘子察觉了他的神情变化。
“必须去。”
他点头,“如果‘群体共膳’能让活人顿悟,那是否也能让死者的意识在万千咀嚼中重现?如果味道承载记忆,那能否借一顿饭,召回一段魂?”
他转身走入船舱,取出一只从未示人的陶罐。
罐身布满裂纹,封口以七层符纸缠绕,上面写着三个字:**余禾灰**。
那是余禾野那位总爱笑着递饭团的老妇人死后,唯一留下的东西。
她的骨灰混着灶土,被宁拙亲手收殓。
他曾答应她,要让她做的红糖糍粑,传遍天下。
“我想试试。”
他低声道,“不是为了逆天改命,而是为了证明??有些人,不该被遗忘。”
三日后,西荒沙眼。
这里曾是上古战场,亿万生灵陨灭之地,黄沙之下埋葬着无数不甘的残魂。
白骨如林,风过处呜咽如泣。
传说此地昼夜温差极大,白日灼烧灵魂,夜里冻结时间,连鬼都不愿久留。
宁拙孤身一人,背着一口小锅,肩挑两筐食材而来。
锅是他从余禾野老屋取回的旧铁锅,坑洼斑驳;食材则是最普通的糯米、红糖、芝麻、姜汁??都是老妇人生前常用的料。
他在沙丘最高处支起灶台,点燃柴火。
火焰跳跃,映着他沉静的脸。
“各位。”
他对着虚空开口,“我不是来驱魂的,也不是来超度的。
我是来请客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淘米、浸泡、蒸煮。
动作缓慢而庄重,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
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他亲自挥杵捣打,一下,又一下,直至黏糯拉丝。
再揉入红糖浆,搓成圆子,滚上芝麻,放入姜糖水中慢炖。
香气渐渐弥漫开来,带着暖意,穿透冰冷的夜风。
“她叫阿棠。”
宁拙轻声说,“三十岁守寡,独自拉扯三个孩子长大。
五十岁那年,儿子战死边关,她没哭,只做了二十屉糍粑分给邻里。
六十岁以后,每年冬至都给流浪修士送饭团,说‘修行不易,别饿坏了道心’。
七十岁病逝那天,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锅里的粥还没盛完,别浪费。
’”
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传入每一个角落。